健康養身★微波除汗 輕鬆告別惱人多汗問題

微波除汗 輕鬆告別惱人多汗問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高爾辰報導)

炎炎夏日已至,近來醫院門診紛紛出現尋求解決汗臭、體味困擾的民眾。其中多汗症常造成病人生活上諸多的困擾,影響正常社交及工作。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任賴豐傑醫師指出以非侵入性方式的「微波熱能腋下除汗術」用微波能量破壞汗腺,安全有效,成為多汗症病人的指定選擇。

原發性多汗症是家族遺傳

多汗症病人的出汗量是一般人的五倍以上,只要輕微運動就汗如雨下,以腋下尤為明顯,經常濕透衣服並伴隨著難聞的體味。多汗症可進一步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原發性是家族遺傳,發病期多為青少年期,然後終生都受汗腺分泌過多之苦,多汗症也可繼發於一些後天性疾病,例如代謝性疾病、內分泌紊亂、腫瘤等。

症狀超過6個月恐為多汗一族

如何得知自己是否有多汗症?賴豐傑醫師指出,如果症狀已經超過六個月,並伴隨下列主客觀條件的兩項,就有可能是「多汗一族」,可及早到醫院就診治療:1.稍為活動腋下兩側就多汗;2.異味對日常活動造成影響;3.家族親人有相同病史;4.二十幾歲以前就常發生;5.打開空調至攝氏26度以下還會出汗;6.其它體質方面的評估。

傳統治療法 修復期長或有後遺症

傳統的腋下多汗治療方式有許多不盡理想之處,賴豐傑醫師指出,像是汗腺刮除術的刮除位置不易拿捏,且術後修復期較長;而肉毒桿菌注射則需每隔3~6個月持續施打,費時費錢;交感神經切除術易導致其他部位代償性出汗的後遺症。

微波除汗 輕鬆告別惱人多汗問題

微波熱能除汗 侵入性低且照顧容易

經由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歐盟(CE)及我國衛生福利部許可的「微波熱能除汗術」,發射微波能量深入腋下真皮層與皮下脂肪之間的區域產生熱能,讓汗腺受熱後萎縮不再新生。雖然術後會有腫脹,但治療過程侵入性低且術後照顧容易,是腋下多汗治療的好選擇。但若有植入電子設備(如心臟起搏器)、使用氧氣補給及對於麻醉劑(利多卡因加腎上腺素)有過敏情況者,不能做微波熱能除汗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9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過大,又因空氣汙染、缺乏運動及飲食不節制等,往往容易導致各種文明病上身,舉凡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憂鬱及失智等病症,都與微循環障礙有著密切關聯。當身體微循環出現障礙,代表著體內的組織正處於缺氧狀態,形成氧氣供不應求的透支現象,加速衰老。換言之,改善缺氧狀態、優化...

閱讀詳情 »

不是不抽傳統香菸,改抽電子煙就沒事,最近有個研究指出,吸食電子煙可能會傷害對大腦功能而言非常重要的「神經幹細胞」(NSCs),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人員表示,即使只是短期接觸電子煙,也會在神經幹細胞中產生反應,這個研究刊登在《I科學雜誌》(iScience)。 研究人員Atena Zahe...

閱讀詳情 »

去年9月,衛生福利部實施細胞治療「特管辦法」,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與訊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特別召開記者會,宣布已向衛福部申請自體脂肪間質幹細胞,用於關節炎的軟骨再生持久性,希望不久之後,就能以自體細胞治療早期退化性關節炎。 衛福部目前開放6項自體細胞治療項目,包括自體細胞治療、自體脂肪幹細胞、自體纖...

閱讀詳情 »

1名70多歲何先生患有高血壓,長期以藥物控制,體能狀況還算不錯。某次例行性身體檢查,臺北慈濟醫院神經科醫師林信光透過頸動脈超音波發現,何先生的頸動脈有輕度硬化現象,提醒注意生活作息及飲食,隔1年再追蹤,頸動脈血管面積狹窄已超過50%,顯示有中風危險,雖然何先生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但還是開始接受藥物治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