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研究:學校周圍越多便利店 學生越愛喝酒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學校離便利商店越近,學生喝酒的機會越高!台大公衛學院研究發現,國、高中學校附近的便利商店越密集,該校學生近半年內有喝酒的比率就越高,密集最高地區可多出8%。兒福聯盟呼籲,很多青少年誤以為「啤酒不是酒」,政府應先行加強販售者自律及社區團體宣導,代替直接罰則。

該研究是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院研究團隊,在2004-2006年間,針對全國北中南東387間國、高中,超過5萬名青少年進行分析,其中每5名國高中生就有1名近半年內曾喝酒。

依學校方圓1公里內,約走路12-15分鐘距離的便利商店數,以密度分為低、中、高三級;發現便利商店密度中、高的學校學生,其最近半年內有喝酒比例分別增加了4%與8%。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博士王世亨表示,據美、澳等國相關研究,同樣能佐證所處地區買酒機會多,相對喝酒機率也提高。

另外發現,若以一週零用錢500元作分界,零用錢較多的學生,半年內有喝酒比率比零用錢少者高出50%;研究者推估,便利商店越密集越近都會區,消費能力高,相對孩子零用錢較多,可能是增加喝酒機率的重要因素。其他因子包括蹺課或逃家經驗、家庭環境等。

台大社工系主任暨兒福聯盟董事長馮燕表示,便利商店中啤酒通常與飲料同放,沒有任何分界,以致青少年常誤以為「啤酒不是酒」,增加喝酒機會。依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販售業者如果販賣菸或酒給18歲以下青少年,可處以6至30萬元罰鍰;但她認為,販售者自律加上社區組織支援宣導,才是最佳防範方式!

馮燕說,在英國年輕人買酒時,店員會要求出示駕照等身分證件,可避免青少年假冒可喝酒年齡;另建議販售業者將酒類單獨放一櫃,並在冰櫃玻璃門上明顯標示酒類飲品,以免青少年誤把酒當飲料喝。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33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台灣失智症協會在2020年,針對失智症識能、預防策略與友善態度等3大面向進行民調。調查結果顯示,仍有超過半數人誤認「失智症是正常老化」,少數民眾知道失智症徵兆、降低失智風險方法,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呼籲,失智者的家屬可多分享自身經驗,讓周遭的人可以更加認識失智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曾以「我這樣過了一生」一片,榮獲金馬獎、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的張毅,於27日晚間傳出因心臟手術造成血液感染而病危,他的太太影后楊惠姍則在網路貼文,訴說著「自己看著張毅辛苦,心如刀割,祈求菩薩分一點他的痛給自己……」。 感染科權威台大教授黃立民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案例1:「25歲陳小姐因前牙牙根斷裂,向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周病科主治醫師蔡鎮州門診求診,經評估後發現牙齒預後不良,決定拔牙後製作牙橋,重建缺牙處。然而缺牙處屬於門面區域,為顧及美觀需求,討論後決定拔牙當下同時進行齒槽脊保存術來減少缺牙處骨頭吸收,後續成果令陳小姐相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超過8%的成年人有嚼檳榔的習慣,而診間常聽男性患者吃檳榔的原因竟是禦寒或提神!另外,門診間也常見開夜車的年輕貨車司機,到醫院掛號看感冒,檢查喉嚨時發現,口腔黏膜顏色有問題,順便進行口腔癌篩檢才確診口腔癌。口腔癌為台灣青壯年常見癌症 發病到死亡時間短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