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伏貼治病 非人人適合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俗話說「冬養三九補品旺,夏治三伏行針忙」,中醫認為能在夏日做好疾病預防措施,以減少好發於秋冬的疾病困擾,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不過「三伏貼」可能不是人人適宜。醫師表示,容易皮膚過敏、口乾嘴破、便秘,以及孕婦、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發燒和咽喉發炎者,都不適合。(照片取自資料庫)

台北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陳星諭表示,「三伏天穴位敷貼」是一種非侵入性的皮膚外藥材貼穴療法,在三伏天之際,利用白芥子、細辛、甘遂、肉桂等中藥材,貼於背部的定喘、風門、肺俞、腎俞等穴位,引起輕微發赤反應,藉由刺激穴道,達到減少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發作,與改善慢性腹瀉等身體虛寒體質的效果。

不過,陳星諭醫師說,根據臨床研究報告指出,在接受三伏貼的患者中,80%的患者在治療的第一週就可能會有全身性的副作用,皮膚會發癢及燒灼感,且因藥物有利尿作用,因此可能出現頻尿現象。

另外,陳星諭醫師說,由於現代人工作忙碌,可能無法在三伏天(今年初伏7/13、中伏7/23、末伏8/12)當日進行治療;其實從初伏到末伏期間完成,也具有療效,只是依照三伏的節氣進行,治療效果較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32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0歲的陳小姐,最近半年來感覺下肢麻木,曾經接受過復健及保守治療,但症狀並無緩解而且無法長時間行走,於是至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外科求診。經神經學檢查後發現,陳小姐麻木的範圍,與腰椎退化的表現並不相同,下肢的本體感覺與肌腱反射皆有異常,安排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胸椎有腫瘤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0多歲的林阿嬤在子女攙扶下緩步走進診間,第一句話便是:「醫生啊!妳是女生我才好意思說,下面癢到睡不著、熱熱的,忍很久都不好意思來看給妳看。」阿嬤小心翼翼坐上內診台時還是非常害羞,在醫師耐心鼓勵後才稍微放鬆,醫師檢查發現會陰部陰唇蒼白、皺褶明顯,週邊出現因搔癢抓傷造成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會影響健康,如提升死亡率、癌症、心血管疾病罹患率及增加腹部脂肪等,甚至影響大腦健康,包含大腦體積比較小、結構和認知功能較差。根據國健署今年公布的調查,近5成國人身體活動量未達國健署及WHO建議,且每日平均久坐高達近6小時!推測是國人生活型態的改變,使用3C...

閱讀詳情 »

【文/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 巫漢盟】近日天氣轉涼,氣溫驟降,門診已出現不少腸胃炎的寶寶,阿包醫生就要來跟大家聊聊寶寶秋季腹瀉怎麼辦? 秋季2大病毒來勢洶洶 秋季腸胃炎主要由2大病毒引起,包括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以下分別介紹: ▸諾羅病毒 諾羅病毒是一群可引起腸胃道發炎的病毒,潛伏期約1至3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