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究竟該不該用棉簽來清潔耳朵?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田春慧

幾乎每個人都會時不時地用棉簽來清潔耳朵,就連專業的保健人士也經常這樣做。但是,我們要知道,耳朵是有自我清潔機制的,用棉簽清潔耳朵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也是不必要的。

有誰不喜歡用棉簽清潔耳朵嗎?將棉簽伸到耳朵裡面,輕輕旋轉,然後取出棉簽,檢查白色的棉簽頭是否沾染耳垢變成黃色。于很多人而言,棉簽是他們童年記憶裡非常有趣的一部分。甚至有一些用戶在網站上面分享使用棉簽清潔耳朵、馬桶水箱以及手槍的經驗。雖然棉簽很受大眾歡迎,但是我們依然不能濫用它。美國耳鼻喉科-頭頸外科基金會上週發佈的《健康指南》也強調,我們不該使用棉簽來清潔耳朵。

究竟該不該用棉簽來清潔耳朵

與其選擇用棉簽把耳垢挖出來,還不如將耳垢順著耳道推下去,保護耳鼓膜。其實,我們真的沒必要將耳垢挖出來,耳垢對耳朵是有益的,它可以防止耳朵感染,讓耳朵免受傷害。耳垢還具有抗菌性,它能夠吸附耳道中的灰塵,阻止灰塵進一步接觸更加細微的耳鼓膜。耳朵的自我清潔包含一種傳送帶機制,在這種機制下,人在進食和說話時,顎骨運動把鎖在耳道之外的沉積多時的舊耳垢從耳道分流到耳朵口,從而使耳朵保持乾淨。舊耳垢在洗澡時會自動掉落或者被清洗掉。耳垢是在耳道外面三分之一處形成的。因此,當我們觀察到耳垢堆積在耳鼓膜上時,往往是因為我們自己已經把它推到了那裡。我們要謹記,大多數人的耳朵是不需要清潔的,除了耳朵外部。

清潔耳朵內部會引起耳痛,使耳道有插入感,還會造成聽力受損或者耳鳴。然而,在每20名成年人中,就有1名耳垢偏多,受到耳垢困擾。例如,助聽器使用者經常會積累很多耳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棉簽清潔耳朵只會使情況惡化,沒有絲毫益處。老師們經常告誡醫學專業的學生,切勿把任何比你的肘部小的東西放進你的耳朵里。但是,一項對141名專業健康人士的調查發現,其中 90%以上的人用棉簽、火柴甚至是安全別針來清潔耳朵。在這些人中,大約1/10的人耳朵受傷、劃傷耳道或者耳鼓膜穿孔。更危險的是耳燭療法,把點燃的錐形蠟燭伸進耳朵里,這樣的做法極容易傷到耳朵,會造成聽力受損,耳道燒傷、毛髮著火。這種做法是絕對禁止的。

如果很不幸耳垢堵塞了你的耳朵,那麼最科學的做法是及時就醫,讓醫生診斷病情,遵照醫囑進行治療。你需要滴耳藥水軟化耳垢。研究表明,水基和油基的耳藥水都很可以軟化耳垢。和油基耳藥水相比,生理鹽水對耳朵的刺激性更小。至於棉簽,我們就遵照其生產商的建議及其手工藝用途正確使用就好了!

參考資料:

Should I use cotton buds to clean my ears?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東生華製藥角逐今年舉辦的第16屆金炬獎,經過了初選、複選及決賽,從500多家企業中脫穎而出,總經理楊思源榮獲中華民國年度十大經理人金炬獎及協助癌症追蹤、藥物判斷的循環腫瘤細胞與循環腫瘤DNA技術的臨床應用技術榮獲2021中華民國年度十大企業金炬獎。 2021年在新冠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跟「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正式告別了!國健署今(15)日公布最新的出生通報統計數字顯示,國人第1胎出生性別比,近5年第1胎出生性別比已逐漸下降介於1.056至1.070間,與國際文獻中人類自然出生性別比1.060相差不大,國健署強調,可見國人重男輕女的觀念真的淡了...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記者林建鋒/台中報導 台中霧峰65歲胡先生身體硬朗,日前報名醫院舉辦腹部超音波篩檢活動,竟意外發現右肝有性質不明腫瘤和5.5公分囊腫;草屯40歲李女也因為參加活動,赫然檢查出中度脂肪肝及左肝性質不明腫瘤,令他們驚呼:「平時根本沒有任何徵兆啊」,醫師則提醒,肝癌是沈默殺手,高風險族群務必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