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空汙傷腦!研究:罹患失智症風險最高恐增4倍


空氣汙染不只對心肺造成傷害,也會傷害腦部提高罹患失智症風險!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研究顯示,居住在台灣大台北及基隆地區的老年人,長期暴露於空氣懸浮微粒(PM10)和臭氧中,罹患阿茲海默氏症以及血管型失智症風險,可達2至4倍。

此為第一篇探討60歲以上老年人,長期暴露於空氣懸浮微粒PM10和臭氧汙染物,與失智症風險的研究。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副教授程蘊菁表示,該研究是於2007至2011年間進行,在台北市三間教學醫院招募了249位阿茲海默氏症患者、125位血管型失智症患者,與497位健康對照組發現,空氣汙染會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研究報告指出,PM10暴露量高於49.23μg/m3的老年人,得到最常見失智症─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為低暴露量(< 44.95μg/m3)老年人的4倍,且暴露量愈高者風險愈高。臭氧暴露量高於21.56 ppb的老年人,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為低暴露量(< 20.20 ppb)老年人的2倍。

而第二常見的失智症─血管型失智症也有類似的結果。PM10高暴露組得到血管型失智症的風險比低暴露組高3.6倍;臭氧高暴露組罹患血管型失智症的風險比低暴露組高2倍。

程蘊菁說,PM10與臭氧一旦吸入人體,可能會導致肺部、心血管發炎,且會破壞血腦屏障功能,造成腦部慢性發炎,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表示,過去曾有研究指出,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傷害會影響中樞神經,將提高中風、憂鬱症、自殺風險,現在又多了影響失智症疾病的發生,由此可知,疾病不只與遺傳、個人生活習慣有關,環境污染也是因素之一。他強調,雖然空汙不會殺死人,但是對人體健康會帶來危害,失智症消耗的醫療成本以及社會成本相當大,政府應該要更加重視環境因子的影響。




本文出處《欣傳媒》《欣傳媒》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相關推薦

年紀越大,飲食應減量?小心淪為隱性飢餓!台灣台北市一位50多歲的張太太,平常注重養生,吃蔬菜多於肉類,份量也刻意減少。近來受天氣炎熱影響,令她有些食慾不振,於是每餐調整只吃兩菜一湯,結果經常出現精神不濟情況,有次甚至忘記瓦斯爐上還在煮湯就要出門。家人陪同就醫檢查後才得知,原來身體不適是來自長期飲食少...

閱讀詳情 »

退化並不等於老化,更不一定等於失智!台灣一名高齡70多歲老翁,因漸進性動作遲緩,走路不穩,左腳不聽使喚,記憶力減退,家人以為爸爸開始失智,經醫院檢查,透過腦部核磁共振(MRI)竟發現右腦運動區長出一顆4至5公分的腦膜瘤。替該名患者診治的台灣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院長蔡清標表示,腦膜瘤是僅次於神經膠質瘤,...

閱讀詳情 »

14歲的男孩Jonathan Pitre下週將會在加拿大為一萬六千名學生進行一場演講,在這場主題為「幫助他人」的活動中,Pitre將會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勵志故事。 Pitre患有一種罕見的皮膚病,醫學上叫作大疱性表皮鬆解症EB,俗稱「蝴蝶」或「泡泡龍」。患者皮膚上會長滿水泡,疼痛難忍。尤其是在運動洗澡...

閱讀詳情 »

旋轉與重心轉移技巧之外還可以再增加擊球距離的關鍵!許多球友參與高爾夫球運動多年後都會面臨距離無法提升的狀況,在揮桿過程中雖有很好身體旋轉動,也明確的掌握重心轉移時序,但是還有什麼力量可以提升揮桿速度,增加擊球距離?揮桿動力鏈末端的關鍵動作在於手部如何增加更多爆發力(如影片詳細說明),在手部爆發力的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