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年紀大應少吃點? 營養師:不完全正確

年紀大應少吃點? 營養師:不完全正確
年紀越大,飲食應減量?小心淪為隱性飢餓!台灣台北市一位50多歲的張太太,平常注重養生,吃蔬菜多於肉類,份量也刻意減少。近來受天氣炎熱影響,令她有些食慾不振,於是每餐調整只吃兩菜一湯,結果經常出現精神不濟情況,有次甚至忘記瓦斯爐上還在煮湯就要出門。家人陪同就醫檢查後才得知,原來身體不適是來自長期飲食少量、不夠多元的錯誤養生觀念所致。

與張太太有相同養生觀念的熟齡族不在少數。根據近期「台灣飲食認知與行為調查顯示」,近6成熟齡族為了避免慢性疾病上身,以減少每餐份量為養生之道;加上夏日氣候變化讓人食慾不振,使得熟齡族減少用餐份量與頻率的比例增加。此外,調查中也指出,有五成以上的熟齡民眾認為多吃菜,少吃肉就是養生,卻導致微量營養素不足,處於隱性飢餓風險中。

台灣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指出,人體腸胃吸收率與新陳代謝,會因自然老化而逐年下降,食物無法完整轉換成身體能吸收的營養素。熟齡族為了減少腸胃負擔而刻意吃得少,營養素將轉換得更少。她強調,維生素、礦物質缺乏會引起身體不適、食慾下降,形成營養不足的惡性循環。

黃淑惠表示,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多種營養素,需要特別補充,且維生素與礦物質的協同作用,能幫助身體順利適應環境的變化。她舉例,維生素C和維生素E是天然抗氧化劑,協同作用可以幫助身體抗氧化,再加上維生素B群、硒、鐵與鋅可以增強身體抵抗力,並保護腦細胞不受自由基的侵害、維護細胞膜完整。

缺乏維生素與礦物質,有可能會造成精神不濟、記憶力變差、注意力無法集中、抵抗力下降、較容易發怒或憂鬱等情況,熟齡者更應當心。黃淑惠建議,平常飲食應多元,且多吃新鮮蔬果和全穀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六大類食物完整攝取,才能遠離隱性飢餓風險;夏天若受天氣炎熱影響,想增進食慾,可以涼拌方式較易入口。

 



相關推薦

▲怕不良反應通報壓垮民眾對流感疫苗的信心,陳時中在27日晚間緊急出面喊話。(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一口氣多4例老人疑似打流感疫苗後死亡的不良反應通報,儘管最終死因判定與疫苗無關,但全民對疫苗的信心正面臨崩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7)日...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明明按時刷牙,但為什麼每一次蛀牙剛補完沒多久,又蛀了?國內牙科門診中不時就會聽到這樣的疑問,牙醫師解惑,想要避免蛀牙,第一關得正確的刷牙並規律使用牙線、牙間刷;至於過去已發生的蛀牙,也可以採用更強壯的材質來做齒雕修復。 台灣人多以澱粉為主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韓國傳出大規模不尋常的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案例後,國內也有男子疑似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流感疫苗究竟要不要喊停?疾管署今(27)日給了答案,昨晚緊急召開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及傳染病防治諮詢會專家諮詢會議後,專家建議國內仍繼續推動流感疫苗接種計畫,但應持續密切監測。...

閱讀詳情 »

▲對於寵物的離世,如何調適情緒也是現代人很重要的課題。(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人類爸媽送別「毛小孩」也得注意心理調適!一名35歲已婚膝下無子的女性,日前帶著愛犬到溪邊遊玩,狗狗不慎落水,儘管立即冒險下水救援,仍來不及挽救,女子事發後不斷回想自己瀕臨溺水的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