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端午聰明選 健康很「粽」要

端午聰明選 健康很「粽」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每到端午處處飄散著粽香,許多民眾都會購買粽子和家人一起分享,但市售粽子琳瑯滿目,到底該如何挑選美味又健康的粽子呢?其實,一顆粽子的熱量常等同於一個便當,但只要聰明選粽,就能在歡度佳節時也能送健康給家人。

一般來說,傳統肉粽常包有五花肉,糯米也經過油的拌炒,1顆熱量高達760大卡,接近2.5碗白飯,相當於體重60公斤的人須慢跑93分鐘才能消耗完;而甜粽內餡也加入大量油脂及砂糖,1顆豆沙粽的熱量達380大卡,將近1.5碗白飯,60公斤者須慢跑47分鐘才能消耗完全。

到底該如何聰明吃粽?國健署呼籲,可從減少分量、食材和熱量取代、蔬果搭配等方向著手。像是購買連鎖通路販售的粽子時,民眾可先檢視型錄或包裝上營養標示,挑選熱量較低或體積較小的粽子。

食材上,則建議挑選添加全穀雜糧的粽子,如薏仁、燕麥、糙米、紅豆,不但可增加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攝取,也可增加顏色及口感。而餡料可選擇杏鮑菇、香菇、地瓜、南瓜、竹筍等富含纖維素的天然食材,並用瘦肉取代五花肉、以栗子取代鹹蛋黃,減少飽和脂肪及膽固醇的攝取。

由於粽子常缺乏蔬果,因此適時搭配蔬果也很重要。國健署強調,蔬果富含多種營養素及纖維素,建議吃粽子的時候,可準備蔬菜及水果,例如芭樂、聖女番茄、蘋果,炒青菜或是生菜沙拉,才能達到天天五蔬果的建議量,除了補充維生素,還可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

此外,有鑑於糯米跟米飯、麵條一樣屬於主食類,餡料中的油脂和糖也是造成熱量攝取過多的來源,因此食用時需與飲食中的主食類、肉類及油脂類做代換,避免食用過量引起肥胖。

最重要的是,吃粽子時,許多民眾常搭配甜辣醬、蒜泥醬油、番茄醬等醬料,鈉含量高,食用過量可能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吃甜粽、鹼粽時喜歡沾的砂糖或果糖,雖然可以增添口感,卻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吃進過多的熱量,增加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等罹病率,建議吃粽子時以原味為主。

至於高血壓、高膽固醇或心血管疾病的病友,則應減少食用飽和脂肪及膽固醇較高的鹹蛋黃、五花肉,並減少食用鈉含量較高的沾醬;糖尿病友則須注意含糖量高的甜口味粽子,並列入飲食計畫中;若腸胃不適者,食用時除了要適量攝取,也要注意細嚼慢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01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6歲謝先生,13歲開始抽菸,因為工作緣故,越抽越兇,菸癮大到一天得要抽七包菸,6年前某天凌晨突然胸痛難耐,才決定戒菸,期間更因菸癮發作,不是撞牆,就是把舌頭咬到流血,然而戒菸後症狀無法改善,還罹患了急性心肌梗塞,經豐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程建銘搶救,在心臟做了支架和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豪大雨過後,登革熱病媒蚊密度已呈現攀升趨勢,高雄市衛生局表示,小瓶蓋3~5CC的積水量就足以孳生病媒蚊幼蟲,應養成每周檢查室內外環境的習慣,動手清除不必要容器,如必要盛水,應每周換水並確實刷洗,才能避免積水、孳生病媒蚊。防範孳生病媒蚊 別忽略「積水容器」 高雄市衛生局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8歲罕病天使于昕蕎(以下簡稱蕎蕎),8個月大時罹患「粒線體缺陷症」、17歲又確診為罕見疾病小腦萎縮症,造成語言、智能、肢體等多重障礙;蕎蕎12歲開始學習畫畫,透過畫作表達出她的內心世界。彰基副院長暨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劉青山表示,蕎蕎從小有行動平衡障礙及輕度語言障礙,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天氣炎熱,每天都很想吃冰消暑,但是冰品吃太多,一到行經期下腹就會有明顯的悶痛感,讓患有子宮平滑肌瘤約為4公分的33歲上班族女性,深感困擾,於是前往醫院就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周宗翰中醫師解釋吃冰容易引起身體的微小血管收縮,造成子宮腔體的微循環障礙,經血排出不順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