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端午聰明選 健康很「粽」要

端午聰明選 健康很「粽」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每到端午處處飄散著粽香,許多民眾都會購買粽子和家人一起分享,但市售粽子琳瑯滿目,到底該如何挑選美味又健康的粽子呢?其實,一顆粽子的熱量常等同於一個便當,但只要聰明選粽,就能在歡度佳節時也能送健康給家人。

一般來說,傳統肉粽常包有五花肉,糯米也經過油的拌炒,1顆熱量高達760大卡,接近2.5碗白飯,相當於體重60公斤的人須慢跑93分鐘才能消耗完;而甜粽內餡也加入大量油脂及砂糖,1顆豆沙粽的熱量達380大卡,將近1.5碗白飯,60公斤者須慢跑47分鐘才能消耗完全。

到底該如何聰明吃粽?國健署呼籲,可從減少分量、食材和熱量取代、蔬果搭配等方向著手。像是購買連鎖通路販售的粽子時,民眾可先檢視型錄或包裝上營養標示,挑選熱量較低或體積較小的粽子。

食材上,則建議挑選添加全穀雜糧的粽子,如薏仁、燕麥、糙米、紅豆,不但可增加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攝取,也可增加顏色及口感。而餡料可選擇杏鮑菇、香菇、地瓜、南瓜、竹筍等富含纖維素的天然食材,並用瘦肉取代五花肉、以栗子取代鹹蛋黃,減少飽和脂肪及膽固醇的攝取。

由於粽子常缺乏蔬果,因此適時搭配蔬果也很重要。國健署強調,蔬果富含多種營養素及纖維素,建議吃粽子的時候,可準備蔬菜及水果,例如芭樂、聖女番茄、蘋果,炒青菜或是生菜沙拉,才能達到天天五蔬果的建議量,除了補充維生素,還可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

此外,有鑑於糯米跟米飯、麵條一樣屬於主食類,餡料中的油脂和糖也是造成熱量攝取過多的來源,因此食用時需與飲食中的主食類、肉類及油脂類做代換,避免食用過量引起肥胖。

最重要的是,吃粽子時,許多民眾常搭配甜辣醬、蒜泥醬油、番茄醬等醬料,鈉含量高,食用過量可能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吃甜粽、鹼粽時喜歡沾的砂糖或果糖,雖然可以增添口感,卻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吃進過多的熱量,增加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等罹病率,建議吃粽子時以原味為主。

至於高血壓、高膽固醇或心血管疾病的病友,則應減少食用飽和脂肪及膽固醇較高的鹹蛋黃、五花肉,並減少食用鈉含量較高的沾醬;糖尿病友則須注意含糖量高的甜口味粽子,並列入飲食計畫中;若腸胃不適者,食用時除了要適量攝取,也要注意細嚼慢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01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42歲葉小姐為科技大廠作業員,工作必須長時間彎腰,年輕時還沒異狀,最近2年開始感覺腰痛腰痠,有時下肢痠麻無力,連走路都成問題,檢查才發現是腰椎嚴重退化。醫師提醒,步入中年後應多強化核心肌群,才能避免脊椎因不正常受力而受傷、退化。   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經歷4年1次的總統大選,選前很多人都會為了實現自己理念,投入相關活動,觀看大量討論資訊,然而結果不可能全部人滿意,接受需要一段時間,可能出現憂慮、焦慮等情緒,假使壓力太大,也有引發生理不適機會,精神科醫師建議,如果發現情緒難以控制,最好讓自己轉移注意力,必要時最好就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如果有一天,你的身體機能漸漸退化,躺在床上,生活都無法自理,不能自己進食、如廁,你會想要怎麼樣的治療?」《病人自主權利法》在2019年1月6日正式上路,凡是完成預立醫療決定註記後,一旦符合五款臨床條件,除了接受常規醫療之外,還可以「拒絕醫療」,讓善終權保障向前跨越一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在對岸金融界頗有名氣的1名台商,因時常要往返不同國家參與重要會議,事業相當成功的他,面對國際媒體接受採訪是常有的事,不過他一口參差不齊的牙齒,每當他開口說話或是需要笑的時候,總會顯得彆扭。經多方考量下,決定固定時間返台進行矯正,僅短短1年的時間,牙齒不但變得整齊,笑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