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彎腰導致下肢無力步行困難 微創手術改善腰椎退化

長期彎腰導致下肢無力步行困難 微創手術改善腰椎退化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42歲葉小姐為科技大廠作業員,工作必須長時間彎腰,年輕時還沒異狀,最近2年開始感覺腰痛腰痠,有時下肢痠麻無力,連走路都成問題,檢查才發現是腰椎嚴重退化。醫師提醒,步入中年後應多強化核心肌群,才能避免脊椎因不正常受力而受傷、退化。

 

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李宜軒表示,脊椎可分為頸椎、腰椎、薦椎等3部分,每1節椎骨皆由1塊塊的椎間盤隔開,脊椎後面則有小關節、脊髓神經、韌帶、肌腱等構造。30歲後,骨頭會開始退化,如果體型過胖或是長時間站立、彎腰、搬重物或曾經受傷,退化情況則會更加顯著,而抽菸也會加速全身關節退化速度。

 

腰椎退化時,會先從椎間盤開始,接著大小關節骨刺生成,進而發炎、下背痠痛。若椎骨不穩定、前後晃動,導致「椎間盤突出」、「黃韌帶增厚」,最後「腰椎滑脫」壓迫到神經,下肢就會出現痠、麻、痛的感覺。如果沒有即時治療,恐惡化致行動不便,脊髓神經病變、雙腳無力、感覺異常,嚴重時還可能大小便失禁。葉小姐就是典型個案,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腰椎退化,腰椎第4至5節至薦椎第1節嚴重狹窄,嚴重壓迫神經。

 

在治療上,如為脊椎退化而導致背痛,治療方式較為保守,一般建議,服用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等藥物,或注射類固醇,持續接受復健。但如果治療3至6個月,仍不見好轉,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或無法行走時,就應該考慮手術。

 

目前以「腰椎減壓手術」為主,李宜軒解釋,從背後做1切口,將增生或滑脫而壓迫到神經的椎間盤、骨刺或韌帶組織切除,以回復椎管空間。傳統手術傷口較大,顯微手術則傷口較小,但兩者均需劃開皮膚,以電燒的方式逐層剝離肌肉,才得以看到病灶。但肌肉層常因受到拉扯加上電燒影響,以致留下纖維化的疤痕組織,日後易形成慢性腰痛。

 

微創內視鏡問世後,解決了手術困擾,醫師將單孔或雙孔的內視鏡經皮下深入病灶,內視鏡的高清晰視野,能免除撐開肌肉筋膜對組織的破壞,傷口不到1公分,且出血量極少,保留住完整脊椎結構,縮短住院天數,僅需2至3天。

 

李宜軒提醒,日常保養是預防脊椎退化、發炎的關鍵,務必避免腰椎過度彎曲、負重過重。結實有力的核心肌群可協助脊椎維持良好的平衡感、靈活度,建議多多訓練脊椎兩旁的核心肌群,才能免於下背痛,延緩脊椎退化。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在台灣,不孕夫妻約佔13-14%,也就是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醫師呼籲,相較於三、四十年前女性總是背負著不孕罪名,現今不孕問題的比例男佔45、女佔45、雙方都有佔10,也就是男女比例相當,若夫妻發現未避孕情況下,在1年內都無法懷孕,兩人都應該儘快接受檢查及治療。根據內政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中國大陸傳出在入境抽出法國進口「歐舒丹杏仁緊緻磨砂膏」「鉛」成分含量超標,不合格商品已全數銷燬;衛生署接獲訊息後,隨即向台灣歐舒丹公司查詢,該產品在台灣品名為「歐舒丹杏仁去角質美體霜」,最近一批進口至台灣的產品已於去年7月銷售一空。衛生署表示,民眾若對產品品質仍有疑慮,可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辛苦的媽媽們天天洗碗、洗衣、煮飯,雙手時常泡在水中並碰觸清潔劑等化學物質,容易使俗稱「富貴手」的手部濕疹一再復發,尤其到了春夏季好發季節,手掌脫皮、龜裂等症狀更加嚴重。醫師提醒,「富貴手」媽媽應加強手部保濕,並配合長期的脾胃調理,才能避免反覆發作情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周蘭君報導)由台灣保健食品學會、紐崔萊健康機構和GOSurvey市調網共同參與進行的「飲食色彩多樣性」調查結果發現,高達65%的受訪者自認蔬果攝取不足,雖然衛生署不斷提倡「天天五蔬果」、「彩虹飲食原則」,實際國人的蔬果飲食狀況卻是大相逕庭,實際上每日平均攝取的蔬果份數只有3.7份,遠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