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筋骨有如氣象台 補足正氣治風濕

筋骨有如氣象台 補足正氣治風濕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地心引力、氣壓氣候變幻莫測,增強體氣抗引力,散發體熱抵抗氣溫。

寒冷的天氣,經常是陰陰濕濕的總是讓人好不舒服,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大人,就會覺得筋骨有如氣象台般,一碰到濕冷的氣候,就會痠痛難耐;甚至有些曾經有運動傷害者,在受傷的部位,也會出現疼痛。傳統中醫認為,人若受制於大自然的六氣,則從皮膚到骨骼,都會受到邪氣侵犯;因此,應該要補正溫腎暖命門,驅風寒濕之邪氣,才能避免風濕症纏身。

體氣與天氣 扮演入侵與對抗

李深浦中醫師表示,風、寒、暑、濕、燥、火這六邪氣入侵,以及氣壓和緯度高低,都會影響人體而產生風濕病;因此,人體能不能適應任何天氣很重要!身體是個小宇宙,人常常會挑戰自己的極限,所以會有極限運動的愛好者,至於會出現風濕、筋骨會痠痛、關節會腫脹,就表示身體過度消耗,身體的體氣不足大有關係。

人體的氣有兩種,一是營養產生之氣,二是運動工作完後神經放電之氣;李深浦進一步解釋,把身體當成一個圓,胃腸的營養足夠,才能將熱能擴散至全身手腳,而運動能量用完了,要有時間去放鬆充電。所以,營養不夠會得風濕,但不注意氣壓、溫差,常感冒、過敏,體表體氣不足,無法抵抗外面的溫度變化,也較易得風濕和關節炎。

李深浦醫師指出,過敏是因為體內營養化學已經亂掉所造成,體內累積太多無法燃燒的熱量,再加上鼻子無法散熱,無法抵抗外面的溫差,日後就易得到風濕;另外,由於每個關節血管會縮小,若是散熱控制不好,易形成壓力,就常會閃到腰、扭傷或落枕,所以適應溫差能力不好的人,得風濕和關節炎機率也大增。而男女在做愛完後馬上吹冷氣或是吃冰冷食物,寒氣會侵入體內,體氣不足,也易造成風濕和關節炎。

預防勝於治療 及早補充顧筋骨中藥保養

關節退化、骨質疏鬆、腰痛、坐骨神經痛,都是體氣不足所造成!臨床上,就有一位水電工第二脊椎歪了,手舉不起來,經由李深浦醫師開給顧筋骨的中藥而治癒;李深浦醫師說,吃中藥調整有壓迫神經,經絡不通的人,有些人會更痛,是因為用中藥打通經絡,沒有用止痛藥,行氣活血,而且中藥通常都會增加胃腸的熱量傳達筋骨,除了會造成出汗,還有補氣的功能,使之不傷元氣。

心靜摒息雜念 自律神經自然重建

所以,李深浦醫師建議,我們跟身體的感覺及互動很重要,靜坐可以深入自己的自律神經,深入肝臟的化學作用,進而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女人月經來時,要吃補氣血、去風寒的藥,男人也要調養,中老年人更要常常保養,運動前可先補充幫助腎氣的中藥,預防風寒侵入,尤其是久坐、久走、彎腰就會痛,關節氣力在衰退,就要及早適當補充顧筋骨的中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76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約70歲的陳姓婦人聲音低沉沙啞,近半年在用餐跟喝水的時候經常容易嗆咳,到院檢查才發現雙側聲帶嚴重萎縮。另一名65歲的許姓男子在接受下咽癌的化療後,聲音沙啞,又因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住院治療,經內視鏡檢查發現病患單側聲帶明顯萎縮。兩位患者接受聲帶自體脂肪注射術治療後,沙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支持家扶弱勢兒少才能發展邁入第13屆的「Run For Children」公益路跑活動於日前展開,持續送愛到全台各個角落,今年更以「台灣最美公益路跑」為號召,將路跑打造為「孩子揮灑藝術天分的舞台」,同時將募集到200萬元的報名費用,全數捐贈給家扶基金會成立「星美好獎助學...

閱讀詳情 »

第一本廚師╳家醫科醫師聯手出擊──寶寶副食品專書誕生啦! 挑戰耐力無極限,集結雙師一共親生6個小孩的實戰經驗,即便恐怖1打3也能輕鬆自製「天然、原味、無添加」的安心副食品! 不知道這個食材能不能讓寶寶吃? 就看醫師╳廚師聯手設計的副食品四階段常見食材check表! 帶孩子沒有最崩潰,只有更崩潰!想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因為捨得 希望相隨成大醫院日前舉行「106年成大醫院器官捐贈感恩追思音樂會」活動,今年活動主題為「因為捨得希望相隨」,捐贈者家屬、受贈者和移植團隊共聚一堂,捐贈者透過器捐分享大愛,在受贈者身上看見了希望,大家一起見證生命的延展與重生的希望。器官捐贈 將愛留在人間「女兒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