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要注意! 細菌感染恐截肢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天氣越來越炎熱,一進到室內就想打開冷氣降溫,已成為家庭及辦公室裡的常態,但也使得空氣不易流通,且室内、外溫差大,導致免疫力較差的糖尿病患者,容易遭受到細菌、病毒的攻擊,且糖尿病患的反應症狀,會比一般病患還要嚴重,在治療上也比較困難,容易產生其他嚴重的併發症。

台大醫院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黃天祥教授表示,在台灣的截肢患者當中,有60~70%是糖尿病所引起的,主因就是由於許多病友神經末梢感覺差,輕微小傷口也無疼痛感,因此不易察覺,常引起細菌衍生,導致糖尿病壞疽而必須截肢,嚴重甚至會引發敗血症。

另外黃天祥教授也特別提到,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是因為細胞對血糖的攝取發生了「胰島素阻抗」現象,患者初期仍有分泌胰島素之能力,甚至可因胰島素阻抗而產生代償現象,分泌更多之胰島素;此時若服用抗糖尿病藥物-胰島素增敏劑,可有效達到血糖控制,若放任不管,以至於血糖控制不佳或胰臟β細胞過度刺激,將會使β細胞凋零,而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有許多併發症,可能會引起視網膜、腎臟、神經等小血管病變,嚴重可能引起失明及腎衰竭。也會併發大血管病變如:心臟疾病、截肢、中風等,若不即時給予適當處理,可能造成後遺症甚至導致死亡;併發症一旦發生以後,除使病人生活品質的降低,也造成家人莫大的負擔,因此減少或延緩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是一大重要的課題。

近期歐洲大型糖尿病PROactive研究結果,證明口服抗糖尿病藥物「胰島素增敏劑(pioglitazone)」,可有效減緩胰島素阻抗現象,被認為是具有保護胰臟β細胞的功能,達到控制血糖,且降低心臟病所引發的致死率、心肌梗塞以及中風之風險達16%,讓糖尿病患遠離心血管疾病之威脅。

黃天祥教授提醒民眾,糖尿病患要特別注意飲食,尤其夏季水份流失較快,容易導致脫水症狀,適時補充水分,並且遵從醫囑,切勿自行停藥,聽信坊間秘方,將血糖控制在正常值範圍,才能有效遠離併發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61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每天吃藍莓促心臟健康!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研究發現,每天吃一杯藍莓(150克)可以降低15%心血管疾病風險。由於成人代謝症候群嚴重,東英吉利亞大學醫學院教授Aedin Cassidy表示,針對高危險族群,透過生活方式改變,例如將藍莓納入飲食清單中可能有幫助。代謝症侯群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一名19歲陳姓男大生因胸悶、胸痛造成無法起床緊急送醫,至雙和醫院急診檢查發現,前縱膈有個約11-15公分的腫瘤壓迫心臟。經雙和醫院外傷科張統優主任診斷為前縱膈生殖細胞腫瘤,病理切片為精原細胞瘤,是性腺外生殖細胞瘤,等同男性的睪丸癌。採用微創胸腔內視鏡手術切除,而非傳統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NBA勇士隊球星Kevin Durant日前在總冠軍系列賽第五戰復出,卻只上場12分鐘就不慎受傷,被診斷右腿的阿基里斯腱斷裂,堪稱「籃球員絕症」。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鄭宇軒表示,一般人阿基里斯腱受傷治療後,通常復原後不會和過去有異,然而越是頂尖的運動員,越是難以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單位接獲民眾登山自行摘採野菇烹煮食用後,出現嘔吐、腹痛、腹瀉及四肢痲痺食品中毒症狀,也有民眾吃了朋友餽贈的不明魚類後,出現嘴巴麻痺等疑似食品中毒症狀,食物經物種鑑定為雙斑笛鯛。有鑑於此,食品藥物管理署 (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民眾,千萬不要吃不明水產品和植物。外型與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