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美醫迷思3大問 專業醫師來解答

美醫迷思3大問 專業醫師來解答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有疑慮要問諮詢師、美容師還是醫師?美容醫學爭議多,消費者該如何自保?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顯示,105年與美容醫學相關之醫療爭議案件有116件,依據臺北市衛生局103-106年針對校園調查顯示,15.5%的學生接受過美容醫學。如何讓有美容醫學需求的民眾有正確的求醫訊息,從源頭阻斷美醫迷思,才能有效降低醫療爭議的發生。

3大美醫迷思一定要多留意

臺北市衛生局進一步分析105年的美醫糾紛案件中(共116件),以小針美容最多,有12件(10.3%),其次是拉皮11件(9.5%)、雷射7件(6%)、隆乳及割雙眼皮各5件(4.3%)及抽脂、隆鼻各4件(3.4%)等。為建立青年學子美容醫學正確觀念,臺北市衛生局透由講座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原有的50%的學子了解未滿18歲不得施作非醫療必要的美容手術,已提升至68.5%,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陳美齡理事及皮膚科黃郁琳醫師提醒社會新鮮人,目前美容療程常見的3大迷思,請多加留意:

1)有疑慮要問諮詢師?美容師?還是醫師?

美容醫學是一種醫療行為,應由醫師親自看診及諮詢。坊間有些機構常由諮詢師或美容師進行解說,胡亂推銷使民眾接受錯誤或不必要的治療、處置。

2)要選擇整形外科、皮膚科或美容醫學科?

目前,衛福部部立的26個專科醫師,包括整形外科、皮膚科、耳鼻喉科等,只要領有醫師證書並依法申請執業登記,即可從事任何醫療行為、執行所有醫療手術,所以民眾者應審慎選擇求診院所。

3)低價攬客,強迫推銷是否暗藏陷阱?

有部分不肖業者以不當優惠或以團購網名義公開販售醫學美容療程及諮詢,民眾可能陷入醫療糾紛的陷阱!為維護自身權益,切記保留收據、發票等相關事證,以利後續尋求賠償。 

臺北市衛生局提醒,社會新鮮人在決定進行美容醫學療程之前,務必慎選美容醫學診所,及切記常見的3大迷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9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已確診卻無法住院,被轉送至加強版集中檢疫所的陳先生(化名)心有不甘,除了擔心無法獲得較好的醫療照護,之前購買防疫保單中,給付範圍僅限於住院,並未給付集中檢疫所,這可以申請理賠嗎?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讓防疫保單成為熱賣商品,消基會25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檢視8家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雙北淪重災區,除了疫情指揮中心之外,雙北近來天天開防疫記者會,直播時也會有手譯員在一旁打手語,協助聽障者理解記者會最新內容。但有民眾質疑,手語老師不戴口罩,恐成防疫破口。抑揚頓挫及標點符號都呈現在臉上北市府副發言人林珍羽表示,相關疫情記者會,手語老師均未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你知道嗎?牙周病可能會致癌!牙周病已陸續被許多研究證實可能導致全身系統性疾病的發生,近年來,更有多項國外醫學研究發現,牙周病菌可能增加罹癌風險。禾睿牙醫診所院長呂睿庭特別呼籲民眾,一旦發現牙齦炎或牙周病,應盡早接受治療,不要因為疫情的關係而拖延治療錯失黃金治療期。 國...

閱讀詳情 »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多時,現在疫情也進一步蔓延到台灣,在人人自危的關頭,都很擔心受到感染而在家防疫,家醫專科張芳嘉醫師表示:台灣民眾的衛生保健概念高,除了戴口罩與不時用酒精消毒、勤洗手之外,也很注意自身健康,透過保健食品來調節身體機能,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劑強心針,選擇能安心消費的保健食品是關鍵。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