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美醫迷思3大問 專業醫師來解答

美醫迷思3大問 專業醫師來解答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有疑慮要問諮詢師、美容師還是醫師?美容醫學爭議多,消費者該如何自保?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顯示,105年與美容醫學相關之醫療爭議案件有116件,依據臺北市衛生局103-106年針對校園調查顯示,15.5%的學生接受過美容醫學。如何讓有美容醫學需求的民眾有正確的求醫訊息,從源頭阻斷美醫迷思,才能有效降低醫療爭議的發生。

3大美醫迷思一定要多留意

臺北市衛生局進一步分析105年的美醫糾紛案件中(共116件),以小針美容最多,有12件(10.3%),其次是拉皮11件(9.5%)、雷射7件(6%)、隆乳及割雙眼皮各5件(4.3%)及抽脂、隆鼻各4件(3.4%)等。為建立青年學子美容醫學正確觀念,臺北市衛生局透由講座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原有的50%的學子了解未滿18歲不得施作非醫療必要的美容手術,已提升至68.5%,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陳美齡理事及皮膚科黃郁琳醫師提醒社會新鮮人,目前美容療程常見的3大迷思,請多加留意:

1)有疑慮要問諮詢師?美容師?還是醫師?

美容醫學是一種醫療行為,應由醫師親自看診及諮詢。坊間有些機構常由諮詢師或美容師進行解說,胡亂推銷使民眾接受錯誤或不必要的治療、處置。

2)要選擇整形外科、皮膚科或美容醫學科?

目前,衛福部部立的26個專科醫師,包括整形外科、皮膚科、耳鼻喉科等,只要領有醫師證書並依法申請執業登記,即可從事任何醫療行為、執行所有醫療手術,所以民眾者應審慎選擇求診院所。

3)低價攬客,強迫推銷是否暗藏陷阱?

有部分不肖業者以不當優惠或以團購網名義公開販售醫學美容療程及諮詢,民眾可能陷入醫療糾紛的陷阱!為維護自身權益,切記保留收據、發票等相關事證,以利後續尋求賠償。 

臺北市衛生局提醒,社會新鮮人在決定進行美容醫學療程之前,務必慎選美容醫學診所,及切記常見的3大迷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9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想要口腔清新,很多民眾會選擇使用漱口水,清潔牙縫及其他刷不到的死角。有人以為漱越久越好,遠超過建議的30秒,結果竟失去味覺。酒精、這種藥物成分 恐釀味覺障礙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李雅玲醫師指出,使用漱口水導致失去味覺,可能是因為漱口水含有酒精成分,對味蕾過度刺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4歲仇小姐,與丈夫結婚多年卻膝下無子,經檢查發現,丈夫精液中每1c.c的精蟲數量低於1500萬隻,確診為「寡精症」,可植入胚胎僅剩2個,加上仇小姐本身因子宮內膜過薄難以受孕導致,但為了完成生子的夢想,求診至北醫附醫,藉由中西醫整合治療,先為仇小姐子宮內膜加厚,並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綠島一名潛水教練周先生,去年底晚間潛水時,不慎被水針魚刺到右腹部,造成右腹開放性傷口,經初步治療後,兩三個月來傷口卻仍未改善,因此轉至醫院進一步治療,經醫師切片培養細菌,確診感染非結核分枝桿菌,所幸經醫師採以清創及傷口重建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今年夏天又恢復潛水生活。非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男性到中年以後,身體機能開始下降,有不少人發現勃起後的硬度或持久度已大不如前,就連早上晨勃的反應也不再是每天發生。中醫師黃慶雲提醒,許多男性面對勃起障礙問題經常選擇消極處理,時間越拖越久只會讓問題更嚴重,性功能障礙除了與身體機能退化有關之外,也可能是由慢性病如糖尿病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