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老伴失智 夫妻退休夢碎

老伴失智 夫妻退休夢碎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家人若現行為異常,容易忘東忘西的症狀,就要擔心是否罹患失智症!台中就有一名六十五歲男子,原本是科技公司的高階主管幹部,不料工作表現卻每況愈下,開始無法決定公司決策,只好提前退休,經家人帶至醫院看診後,才確診為罹患失智症,醫師就提醒,倘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失智症照顧中很重要的觀念,才能延緩行為退化的速度。

 罹失憶症 行為失控拿雨傘搓人

65歲的洪先生,近年來出現記憶力變差、反應變慢,理解與問題解決能力退步,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外,性格也改變了,行為變得異常,情緒容易煩躁不安,有時外出還會拿雨傘戳路人,讓在旁照顧的太太常常要跟路人道歉。此外,洪先生也常常詢問太太,女兒在哪?即使解釋過多變,時不時還是會詢問,在外活動也常走失,讓家人擔心,家庭生活也頓時變了調。

好不容易快能退休 老公卻罹失智症

洪太太表示,初始因為先生行為及情緒的改變,著實造成家人很大的困擾,不但先生退休,其原本從事教職工作,為了照顧先生而提早退休,原夢想著退休後夫妻倆可以隨心所欲、快樂逍遙渡過晚年,想不到洪先生罹患失智症後,許多行為與能力開始慢慢退化,家裡的人幾乎是天翻地覆、苦不堪言,不得安寧。

所幸在經由記憶整合照護團隊介入,並解服藥追蹤治療,控制失眠與情緒問題,在照護兩年後,洪先生生活起居才漸漸恢復正常,能夠看電視、關心家人,但ˇ對於飲食與個人衛生仍須家人提醒。

 全球每四秒一人罹失智症

臺中醫院高年科廖妙淯醫師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調查,平均每4秒鐘就有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台灣失智症協會也在民國100年至101年底調查全國失智症盛行率,發現全台65歲以上長者,四分之一有認知功能障礙,極輕度失智症以上有約21萬人左右,也因此國人對於失智症的了解,的確有其急迫性。

廖妙淯提醒「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失智症照顧中很重要的觀念,若家人出現失憶、遊走、妄想、攻擊等精神行為,就要趕緊帶家人至精神科醫師診斷,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來源) 檢查頸動脈,能看出全身血管的健康情況 脖子上的皮膚最細嫩,脖子處的血管也最“敏感”。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倪新海打了個比方,頸部動脈就像一個窗口,能夠一眼看出全身的健康狀況。 倪新海介紹,頸部的動脈由於血流量大,血管又有分岔,血管所承...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1 2   家中應該是人們的避風港灣,但是你知道嗎?在我們的家中其實也是有著諸多的危險的,我們要是忽視了這些危險,就會導致我們的身體健康受到損害。因此,我們在生活之中需要預防家中那對我們的身體有著巨大危害的事物哦,這些事物有許多,如甲醛、黴菌、蟎蟲等等的事物,但是其中有一項卻是...

閱讀詳情 »

秋季氣溫變化大,容易著涼感冒和咽喉痛。尤其是進入深秋後,氣溫驟降乾燥風大,皮膚和粘膜極易失去水分,呼吸系統疾病也頻發……聽到這裡您可能要著急備藥了,但先別著急,是藥三分毒,最好還是利用咱們自身的修復能力來對抗疾病。今天教教您秋季用甜美可口水果代替吃藥,保護免疫力不受藥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