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耳屎掏不出 竟是罕見外耳道癌

耳屎掏不出 竟是罕見外耳道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高齡90歲的沈女士,近半年來發現左耳有悶塞感,且近日左側外耳道還出現腐敗味的分泌物,從外觀看來,外耳道有像是耳屎的塊狀物,無法用棉花棒移除,還會出血。收治病例的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邱怡喬表示,患者罹患的是極為罕見的外耳道鱗狀細胞癌,常見症狀有耳悶塞感、聽力下降及外耳道出血,提醒民眾,若耳朵出現類似異狀,應及早就醫檢查。

沈女士雖然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病史,但家族並沒有癌症史,醫師檢查發現,她的左側外耳道充滿疣狀腫瘤,約0.4公分大小,利用棉花棒觸碰,容易出血且合併黃色分泌物。經過外耳道腫瘤切片,病理化驗後,確診為外耳道鱗狀細胞癌。

歐洲文獻記載指出,外耳道癌是極為罕見的癌症,每年發生率僅一百萬分之一,而外耳道癌最常見的類型是鱗狀細胞癌及基底細胞癌。一般來說,外耳道癌好發於50~60歲的中年族群,會出現的症狀,包括耳漏、耳悶塞感、聽力下降及外耳道出血等。目前最佳的治療方式為癌症廣泛切除術,合併術後的放射治療。

邱怡喬表示,外耳道癌儘管接受手術和術後放射治療,但5年的存活率僅37%,預後狀況並不好。呼籲民眾,若耳道出現有無法移除的腫塊,且合併聽力下降、耳漏、出血等現象,最好盡速就醫;耳鼻喉科醫師可進一步評估,是否需切片檢查,排除外耳道惡性腫瘤可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09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統計,去年上半年,藥物濫用相關致死案件有263例,其中混用多種毒品致死案件數達245例,顯示混用毒品情況越趨嚴重。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濫用藥物檢驗通報系統數據顯示,97年至106 年,我國共檢出130種新興毒品,其中比例最多為42種合成卡西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105年至107年9月期間,北市醫療院所通報滋擾妨礙案件共計185件,其中醫學中心100件、區域醫院77件及其他醫療院所8件,經調查後認涉違反醫療法第24條第2項規定「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以行為暴力致生危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2例國外群聚感染瘧疾事件,上月10日至23日,北部12名某大學師生赴非洲烏干達進行社會服務,其中2名女大學生,返國後分別在本月4日及6日,出現發燒、寒顫、噁心、嘔吐等症狀,經通報檢驗,確診為感染熱帶瘧,目前住院治療中,但2人症狀均已改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真的好久沒呼吸到新鮮空氣! 斐濟一名47歲男性,因長期鼻竇炎導致6.2公分鼻息肉塞滿鼻腔,不僅有鼻蓄膿、口臭、頭痛等症狀,且完全無法用鼻呼吸,生活甚為困擾,加上其體重逾百公斤,又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合併症,大幅增加手術風險;國泰醫療團送愛至斐濟,以專業醫療技術,輔以微創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