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肥胖基因解密! 減重量身訂做

肥胖基因解密! 減重量身訂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你在減重嗎?減重要聰明吃、快樂動,然而,不同的肥胖類型,減重方法可就不一樣喔!根據最新調查顯示,國人逾半數屬西洋梨與蘋果型身材;專家指出,面對肥胖問題,不能忽視基因與熱量代謝的相關性,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根據國立宜蘭大學生技中心所進行的「台灣人肥胖體質大調查」顯示,亞洲最常見5種肥胖遺傳體質有水滴水腫型、甜甜圈鬆軟型、蘋果脂質型、蘋果醣類型及西洋梨頑固型,而國人有29.1%為西洋梨頑固型,24.8%為蘋果脂質型,共佔全數之半。

調查並發現,男性近6成為蘋果脂質型,腰腹容易累積脂肪,女性肥胖類型多為下半身臃腫的西洋梨頑固型,約佔3成4;從年齡層觀察,20~39歲青壯年與40~64歲中年齡層,皆以西洋梨頑固型最多,各佔3成5與2成7,65歲以上老年齡層,則是以佔2成8的甜甜圈鬆軟型為多。

宜蘭大學林佳靜教授指出,人類基因解碼後,研究發現,人體有150多種基因與熱量代謝有關,這些基因有問題或表現偏弱,就容易造成肥胖問題;因此,面對肥胖問題,不能忽視這些基因,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針對不同的肥胖遺傳體質該如何減重呢?林佳靜教授建議,水滴水腫型應避免攝取高鹽食物與動物型油脂;甜甜圈鬆軟型需要全方位調理,才不會造成反覆復胖;蘋果醣類型應避免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蘋果脂質型應避免高油脂高熱量食物;西洋梨頑固型則需要以運動來提高基礎代謝。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88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台灣生技公司即將生產新冠病毒候選疫苗,並由台大病毒實驗室進行疫苗抗體中和試驗,發現注射新冠疫苗的小鼠,血清抗體出現優異反應,預計今(109)年第三季就能開始第一期臨床試驗,力拼明年秋天上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樂觀其成,但強調須嚴格測試副作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台灣抗疫有成,各國疫情逐漸趨緩,近期可能逐漸解封,國立臺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陳保中表示,面對新興傳染病將成為常態,各類傳染病皆可能爆發流行,長期來看應建立新的產業及職場文化,融入防疫緊急應變的概念。 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應納入職業安全管理系統 陳保中表示,以COVID-1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從鼻腔內的兩種細胞開始!《自然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最新研究指出,人類鼻腔內的杯狀細胞(goblet cell)和纖毛細胞(ciliated cells),表現最多供病毒入侵的蛋白,很可能是新冠病毒最初的感染點,這類蛋白也表現在眼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42歲的王小姐近半年來常常一躺下睡覺就會感到一陣天旋地轉的頭暈甚至想吐,每次症狀約持續10多秒,本以為只是睡不好或貧血,但因症狀經常反覆出現,且服藥後仍無法痊癒,到耳鼻喉科掛號才由醫師診斷為耳石脫落症所致的眩暈。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耳石脫落可說是眩暈症常見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