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肥胖out! 新型胰島素控糖兼顧體重

肥胖out! 新型胰島素控糖兼顧體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糖尿病患者施打胰島素會發福嗎?這樣的觀念將被修正!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林桓生表示,糖尿病患者體重下降,是因為缺乏胰島素,導致身體無法利用細胞內的糖份,使細胞處於飢餓狀態,造成能量浪費,患者往往會出現短時間體重不正常的急遽下降,而胰島素治療,是為了恢復身體正常機能,使患者將糖份利用、把熱量儲存在體內。糖尿病患者無論吃藥或打針體重都會上升,但這是為了回復到「標準體重」。

林桓生醫師進一步說明,傳統胰島素治療往往都會造成水腫或是脂肪量上升,讓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除此之外,降糖效果不平穩,不但會使血糖波動大、難以達標,倘若患者出現體重破表、或是低血糖情況,更造成醫師投藥上的困難。而新型長效型胰島素類似物為六聚體分子,透過極細筆針施打,經皮下吸收後,與血清中蛋白質結合,因此能慢慢發揮藥效。一整天的總劑量比較少,且讓醫師調藥更有把握,患者也不會血糖忽高忽低,同時比起傳統胰島素對治療後體重的上升幅度減少四成。

糖尿病的治療藥物中,患者常擔心施打胰島素的安全性,對此問題,林桓生醫師強調,施打胰島素作為胰臟衰敗的輔助治療,可以減少患者服用口服藥物顆數跟種類,不但能減少肝臟、腎臟及胰臟的負擔,對病人生活也較方便。而且針劑安全、不傷人體,就連孕婦也可以施打,更不會傷害胎兒。

林桓生醫師曾收治一名55歲身材肥胖的家庭主婦,血糖藥早中晚吃三種,一天吃12顆藥,血糖卻一直無法達標,使用新型胰島素治療後,該婦人改為一天施打一次胰島素,並服用3顆口服藥物控制血糖,順利達標。林桓生醫師表示,使用新型胰島素,患者可以根據空腹血糖值,以週為單位,自行調整劑量,不用等到三個月後回診時再做調整。

糖尿病早期沒有症狀,往往發現時已出現吃多、喝多、頻尿、體重下降「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狀;因此,林桓生醫師提醒,40歲以上民眾應該定期做篩檢,家族中有糖尿病的民眾更需要提前至35歲定期篩檢,而糖尿病患者若要做好體重控制,一週可做五次中度有氧運動(如腳踏車、快走、游泳)每次30分鐘,使身體內的糖和脂肪達到平衡,飲食上限制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攝取,醣類食物少吃,多吃纖維質,糖尿病患者也能輕鬆控糖不發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774

相關推薦

每天吃出一道彩虹 彩虹食物的祕密 美國癌症協會推薦彩虹飲食法,將蔬果分類成綠、紅、橙黃、紫黑、白5種顏色,他們認為每種顏色都有不同的營養素和對應的保健功效,在預防慢性病、減少腫瘤風險等方面有不錯的效果。而彩虹飲食法同時也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應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六旬的黃女士,咳血、喘的症狀長達十年,一直被當作支氣管擴張症治療,一次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左下肺葉三公分黑影,追蹤近兩年又長到一倍大,同時咳血次數增加、肺部也反覆發炎感染,轉而到臺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詢問第二意見。經電腦斷層動脈血管攝影,驚見左下肺與橫膈膜中間,存在一條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0多歲黃太太是家庭主婦,從半年前開始,常感到胸悶不舒服,一生氣就覺得「心肝嗶啵跳」,看遍各科也找不出原因,輾轉至心臟內科檢查,經過24小時心電圖檢查,確定是「心室早期收縮」,也就是心律不整引起,經心導管射頻燒灼術治療目前已痊癒。心律不整種類多 心室早期收縮易出現心跳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