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肩膀不能舉? 恐五十肩報到

肩膀不能舉? 恐五十肩報到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手舉不起來,梳頭髮、洗頭好困難?晚上睡覺時,無法朝疼痛的手臂方向睡覺。是不是五十肩報到了?肩關節發炎了嗎?醫師表示,肩關節囊膜一旦發炎,關節囊膜表面會變得不光滑,容易互相沾黏,緊縮關節囊空間,關節活動因而受限。

耕莘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佩岑指出,五十肩又稱冰凍肩,好發於40到60歲的人,會造成病人肩膀疼痛,關節活動度受限。可以分為原發性或次發性,原發性五十肩找不到特別原因;次發性五十肩常因外傷或肌腱炎後引起,像是車禍、撞傷等等。一般會先安排X光檢查及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以排除骨骼受傷或肌健斷裂的可能。

陳佩岑醫師表示,五十肩的病程可分為三期:分別為疼痛期、結凍期及解凍期。疼痛期約維持1至3個月,以疼痛表現為主,不會有明顯的關節沾黏,及不會有明顯的組織受限問題;結凍期約3至12個月,疼痛感仍存在,但關節活動度會慢慢受到限制;解凍期約12至24個月,疼痛感下降且關節活動度會逐漸改善。另外,糖尿病患者,因為組織修復慢、血液流通不順,較易產生五十肩。

該如何做復健治療呢?陳佩岑醫師指出,治療除口服消炎止痛劑外,以復健治療為主,還可搭配局部類固醇注射,或玻尿酸注射。其中復健治療包含熱療、電療、伸展運動、關節活動,包含鐘擺運動或爬牆運動訓練等等,目的希望讓病人疼痛感降低,關節角度增加,並加速復原的時間。平日盡量少舉重物,適度運動,避免不當姿勢,像是突然舉高過肩,以防止五十肩報到。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16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近年網路、社群媒體大量健康資訊傳布,但其中真偽摻雜,民眾在健康識能不足的情況下,還可能因為錯誤資訊,損害個人健康。例如義大醫院曾經接獲糖尿病患者,把水果當成正餐吃,結果造成「血糖飆超高」出現失控情形!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部長林季緯表示,沒有正確的健康識能,容易造成身...

閱讀詳情 »

俗話說:「危機就是轉機」,我國優良食品驗證制度曾歷經一連串食安風暴的考驗,現轉型為今日的 TQF 驗證制度,正是這句話最佳寫照。 值此期間,時任經濟部工業局局長,現任新北市副市長的吳明機博士好似一名稱職、專業教練,在食品 GMP 轉型至 TQF 的過程,提供了許多的建議與協助。 2011 年起的幾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台中一名17歲少女,就讀國中時就診斷出有甲狀腺結節,由於年紀還小,擔心術後留疤或造成後遺症,遲遲沒有接受治療,沒想到幾年後甲狀腺結節腫的跟雞蛋一樣大,對於外表與生活造成影響,愛美的她才趕緊再求診。經由台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高國堯醫師建議,以改良式經口甲狀腺手術切除結節,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南投醫院最近成立「核子醫學科」與「高壓氧中心」,醫療環境更優質化。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除了持續精進醫療設備外,也不斷提升醫療品質,自106年至今,已經完成近千例人工膝及髖關節置換、近400例微創脊椎手術,212例腦瘤及腦出血手術。引進高壓氧治療艙 改善傷口感染、胃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