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肩膀不能舉? 恐五十肩報到

肩膀不能舉? 恐五十肩報到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手舉不起來,梳頭髮、洗頭好困難?晚上睡覺時,無法朝疼痛的手臂方向睡覺。是不是五十肩報到了?肩關節發炎了嗎?醫師表示,肩關節囊膜一旦發炎,關節囊膜表面會變得不光滑,容易互相沾黏,緊縮關節囊空間,關節活動因而受限。

耕莘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佩岑指出,五十肩又稱冰凍肩,好發於40到60歲的人,會造成病人肩膀疼痛,關節活動度受限。可以分為原發性或次發性,原發性五十肩找不到特別原因;次發性五十肩常因外傷或肌腱炎後引起,像是車禍、撞傷等等。一般會先安排X光檢查及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以排除骨骼受傷或肌健斷裂的可能。

陳佩岑醫師表示,五十肩的病程可分為三期:分別為疼痛期、結凍期及解凍期。疼痛期約維持1至3個月,以疼痛表現為主,不會有明顯的關節沾黏,及不會有明顯的組織受限問題;結凍期約3至12個月,疼痛感仍存在,但關節活動度會慢慢受到限制;解凍期約12至24個月,疼痛感下降且關節活動度會逐漸改善。另外,糖尿病患者,因為組織修復慢、血液流通不順,較易產生五十肩。

該如何做復健治療呢?陳佩岑醫師指出,治療除口服消炎止痛劑外,以復健治療為主,還可搭配局部類固醇注射,或玻尿酸注射。其中復健治療包含熱療、電療、伸展運動、關節活動,包含鐘擺運動或爬牆運動訓練等等,目的希望讓病人疼痛感降低,關節角度增加,並加速復原的時間。平日盡量少舉重物,適度運動,避免不當姿勢,像是突然舉高過肩,以防止五十肩報到。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161

相關推薦

健康增齡,才能真逆齡 你一定要知道的新思維   不到40歲就當上國際醫學期刊主編的高齡醫學專家陳亮恭, 爬梳國際間最新研究,分享令人興奮的健康增齡策略,釐清各種養生迷思。 健康逆齡的真科學,讀這本就對了。   每個人都會老,但每個人都能有效健康增齡,延緩老化對健康的影響。 預防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今天就是冬至,傳統習俗吃湯圓,代表團圓、添歲。但坊間包餡湯圓一顆熱量70卡,吃4顆就等於一碗飯;紅白小湯圓1顆約7卡,40顆也相當是一碗飯,熱量頗高,不適合營養過剩的現代人。營養師黃珮堯提供一道「地瓜湯圓」,具高纖維、低GI、熱量也很低,特別適合高血糖的患者食用。地瓜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白內障不只會造成失明,還可能增加失智風險!根據台北榮總眼科部與神經內科部共同研究發現,台灣七十歲以上白內障患者,曾接受手術治療者,相較於未接受治療的患者,在日後罹患老年失智症的機率減少了百分之二十三;由此可見,罹患白內障的老人,最好還是要積極接受治療。白內障是失明最主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肝硬化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而肝硬化除了跟B型肝炎和C型肝炎有關,同時跟生活習慣有相當大的關係。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俊穎表示,由於早期的肝硬化完全沒症狀,到了晚期幾乎都會形成肝癌,建議有B、C型肝炎者,以及愛酗酒者,要定期做檢查。根據統計,B型肝炎者占台灣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