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也有微生物菌叢 治病先篩檢?

肺也有微生物菌叢 治病先篩檢?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近年來,醫學發現,肺臟有一套微生物菌叢,雖然比腸內菌叢小,卻是攸關健康與疾病的獨特微生物體系;未來治療疾病前,可望透過體內菌叢篩檢,建立起獨一無二的微生物地理資訊系統。

生活環境 影響肺內菌、微生物

「肺內菌/肺內微生物」涵括的範圍不只是細菌,還包括了真菌及病毒。肺部疾病可能伴隨著肺部菌叢異常(Dysbiosis),而菌叢異常是指微生物生態失衡,造成菌叢異常的因子,例如使用抗生素、免疫疾病、日常飲食,生活環境也會影響個人的肺內菌組成。

接觸農場生活 阿米希人不容易過敏

一篇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比較阿米希人及哈特人(註)的孩童氣喘過敏盛行率;結果發現,阿米希人從小暴露在有動物及塵埃的農場環境,肺內微生物能夠對付氣喘,奠定了不容易罹患過敏的體質,而哈特人則缺乏肺內微生物訊號,無法抵禦氣喘發作。

肺內微生物 專家提兩方法

吉柏特博士(Jack Gilbert, PhD)提出兩種善用肺內微生物體的模式。第一,將病人分層,建立病人肺微生物體、免疫系統,以及病史資料庫,利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方式,辨識肺內微生物間的交互作用;第二,對微生物進行介入,了解誘發疾病及抑制的微生物,並發展出操控的方式。

肺內微生物可能影響腸內菌

另一篇刊登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的研究顯示,腸內菌可能會影響氣喘與囊腫性纖維化的發炎情況。懷特醫師(Steve White,MD)認為,肺內微生物可能影響腸內菌,並改變其菌叢組成,肺、腸兩套微生物體的交互作用值得探討。

(註)由於信仰的原故,哈特教派與阿米希兩個族群相對地較為封閉,一直與外界保持隔離。生育繁衍的對象也以族群內部為主。兩者生活型態近似,皆為務農。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1.Stein, M. M., et al. Innate immunity and asthma risk in Amish and Hutterite farm children.  N Eng J Med. 2016; 375: 411-421.

參考文獻:2.Lyon, J. The Lung Microbiome: Key to Respiratory Ills?.JAMA. 2017; 317(17):1713-1714.

3.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

4.《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2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人愛吃補,適逢冷鋒來襲氣溫驟降,許多人經常選擇食補滋養受寒勞累的身體,坊間薑母鴨、麻油雞等進補名店大排長龍。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應注意飲食控制,當心攝取過多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進補不成反而導致血糖飆升,造成身體額外的負擔。糖友進補小訣竅 營養師提5點糖尿病是現代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前中研院院長、現任生策會會長翁啟惠提出,觀察目前趨勢,2019新型冠狀病毒未來或將演化成如同流感的季節性傳染病,並認為最有效的防治方式是疫苗。不過,研發疫苗首重抗原,後續可搭配的疫苗佐劑卻非一蹴可及,多掌握在各國大廠手中。所幸,昱厚生技開發的LTh(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宣布,臺灣再增2例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案例。2人都有武漢旅遊史,並非臺灣社區感染者,目前醫院隔離治療中。另外,口罩實名制首日實施,統計至下午2時約賣出98.6萬片,佔單日配發量一半。最後在眾多疫情資訊下傳出好消息,臺灣首例武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晚間公布國內新增3例境外移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病例,其中2例分別為北部50多歲男性及50多歲女性,兩人為夫妻,1月22日與另2名家人一同自香港轉機至義大利旅遊,2月1日自香港轉機返台。兩人分別於1月26日及28日出現咳嗽情形。其中先生返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