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胃痛吞胃藥 真的沒問題?

胃痛吞胃藥 真的沒問題?

出處/天下雜誌
作者/謝明玲
圖片/天下雜誌

緊張忙碌的生活、不正常的飲食與作息,愈來愈多人依賴胃藥過日子。但胃藥不是多吃多好,某些胃病也不是靠藥物就可以根治。

胃藥四種 你吃對了嗎?

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劉乃仁指出,最常見的胃藥就是「制酸劑」,作用是中和胃酸。

制酸劑多半都是金屬化合物,如鋁鹽、鎂鹽、鈣鹽等。

但制酸劑效果其實很短暫,1至3小時後,因為胃酸被藥物中和,胃排空後,胃酸又會出現。

另一類胃藥的作用方式,則是抑制胃酸分泌,如組織胺受體阻斷劑,或是最新的氫離子幫浦阻斷劑等,都屬這一類。

還有一部份的胃藥,是胃黏膜的保護劑。

而緊張焦慮引起的蠕動異常或胃痙攣,就和胃酸分泌關係不大,治療時使用抗痙攣劑,解決平滑肌收縮過速的問題。

國泰醫院腸胃內科主治醫師洪志聖指出,一般在藥局,可以買到的就是制酸劑,或是少量的組織胺受體阻斷劑。

僅管許多人習慣性吃胃藥,但胃藥其實是有使用限制的。

首先,胃藥不是多吃多好。

聯安診所院長、也是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鄭乃源指出,制酸劑中的鹽類可能產生腹瀉或便祕的副作用。腎臟功能不好的人,攝取過多鋁或鎂,對身體有危害。

而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抑制胃酸效果強,但國外也曾警告,長期使用可能影響營養素如鐵、B12的吸收,或導致血液中的鎂下降等。


胃藥可能減弱其他藥物吸收

許多人過去有「用藥傷胃」的概念,總習慣要求醫生在開藥時附上胃藥。

但鄭乃源表示,會引發潰瘍的藥物不多,大部份是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等,醫生在開立時,多會特別小心。

因此,在服藥時,多半不需要特別另吃胃藥。

而且,目前健保規定,需做胃鏡才能開胃藥,一般不經胃鏡開的藥只是制酸劑,效果不大。

有時候,多吃胃藥還可能跟其他的藥產生交互作用。例如抗生素、鐵劑等,都可能因為抑制胃酸的藥物,而妨礙吸收。

而血小板抑制劑也可能跟胃藥中的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有競爭作用,這時多吃胃藥,反而讓原本的藥物藥效減弱。

此外,對某些胃病如胃食道逆流,藥物無法根治,只能治標,不能依賴藥物。

劉乃仁提醒,如果是潰瘍,需要去看是什麼問題引起潰瘍。例如,如果空腹很久胃痛,可能是胃酸分泌過多,使用制酸劑可能有用。若是胃痙攣,則用抗痙攣藥物。

但有人是過量使用阿斯匹靈而出現潰瘍,除了使用胃藥,也應該同時停用阿斯匹靈。若是因為幽門桿菌感染引起潰瘍,則該治療幽門桿菌。

鄭乃源指出,在清除幽門桿菌前,潰瘍一年的復發率達7成。但若成功殺死了幽門桿菌,復發率則降到1成以下。


【延伸閱讀】
11點前睡,比較健康?醫生揭5大睡眠迷思

總是好累?8個意想不到的疲勞元兇

少碰「五白」製品!毒物專家5s舒食秘訣

「把魚骨吃下肚!」日本不老名醫:9方法愈吃愈年輕

沒有「一視同仁」這件事!人資不說的5件事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一項聽起來有點恐怖的實驗:電磁脈衝刺激腦細胞,卻讓健康人類的記憶能力大幅提升,連帶對於記憶缺損等相關疾病的治療,也開啟了一些想像。而科學家也發現可以透過人工調控的方式,改變老鼠對於相同刺激產生截然不同的情緒記憶,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或焦慮症的治療可以提供線索。 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神經學家 Joel...

閱讀詳情 »

愛美是女性的天性,都幻想自己能夠擁有「天使臉孔、魔鬼身材」,不過最近落羽發現其實身體某些部位的太完美,對女性健康並沒有好處的,有研究表示「胸小、鼻大或腿粗等,在多數人眼中並非性感美豔的外貌特徵,才是女性健康的指標」。 ▼乳房愈大,愈容易出現上背痛及脊椎彎曲的情形,反之小咪咪的人負擔小,脊椎更堅挺,...

閱讀詳情 »

圖、文 / 高寶書版 副交感神經自我檢測表 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讓交感神經,還有副交感神經保持平衡,正常運作呢?首先,為了判斷目前自律神經的狀況,最理想的判斷方式,當然是靠自己來感覺身體發出的健康警訊。請大家先來做做下列的問診檢查: 1.□頭痛 □頭重腳輕2.□脖子痛 □頸部酸痛3.□肩膀僵硬 □肩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