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胸腔鏡手術+標靶 提升肺癌有品質的存活期

胸腔鏡手術+標靶 提升肺癌有品質的存活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65歲女性乳癌病人在接受治療後,持續定期追蹤檢查,2年多前胸部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第4期的肺腺癌,如依傳統治療思考,已無法手術。但在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後,病灶幾乎不見,惟今年10月發現病灶又有新變化,有潛在抗藥性,所幸只有1處,後來以胸腔鏡肺段切除手術切除病灶,目前持續追蹤中。

肺癌是癌症死亡原因第一位

台灣地區的肺癌死亡率在40年來增加近12倍,近2年每年都有將近9,000人死於肺癌,在癌症死亡原因中,男性及女性皆名列第一位,超越被視為國病的肝癌。肺癌的成因雖仍不明,但是,抽菸、工業金屬廢氣汙染等,都明顯可增加肺癌的機率。

台灣肺癌發生率仍逐年上升

顏亦廷醫師表示,在先進國家因吸菸人口減少,肺癌發生率已開始下降。反之,在台灣肺癌發生率則仍逐年上升,除了環境因素之外,也與低劑量電腦斷層發現更多較小腫瘤、早期肺癌有關,尤其是肺腺癌,無論男女皆快速增加,民國98年男性及女性肺腺癌年齡調整發生率,皆達每10萬人口約20人。

不再局限於傳統思維

過去肺癌的整體治療方式考量,侷限於「不能開刀就只能化療」或「化療患者沒機會開刀」等傳統思維。但成大醫院胸腔外科顏亦廷醫師指出,近年來隨著化療藥物進步,特別是標靶藥物健保給付,再配合微創式的精準切除腫瘤手術,大大改變並延長肺癌患者存活期間與提升生活品質。

延長患者存活及提升生活品質

顏亦廷醫師表示,成大醫院自2007年發展胸腔鏡手術,近年來已完成300例以上胸腔鏡肺段切除;對晚期合併標靶藥物治療之肺癌病人,可以小傷口精準切除身上潛在的抗藥性病灶,在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前提下,延長患者存活。他說,在過去被視為無法開刀的肺腺癌病人中,大約有一~二成是能夠做此微創手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5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不過是感冒咳嗽、怎麼就漏尿了?」「用力打個噴嚏,竟然會尿失禁?」「是因為年紀大了嗎?怎麼連走路走著走著,也會漏尿?」即便是在診間,女病人們也一樣問得很不好意思。55歲的陳女士已停經3年,最近開始出現頻尿情形,晚上也常常睡不好。咳嗽、打噴嚏、大笑或運動時,尿液都會不自主漏出,讓她感到非常困擾。40歲...

閱讀詳情 »

檳榔攤已成台灣特有街頭文化,不少青少年對檳榔西施相當好奇,不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針對「107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卻發現,青少年首次嚼檳榔並非來自檳榔西施的誘惑,而是家人提供。 調查也發現,青少年嚼檳榔的原因多為好奇,在嘗試過檳榔的國中生當中,近6成第1次嚼檳榔是在11歲以前,也就是小學階段就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30歲吳先生發燒、咳嗽、全身無力到急診看診,醫生開給吳先生口服藥物,並囑咐其多喝水、多休息,並多加留意觀察即可。吳先生問醫師:「我可以打營養針嗎?」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醫師劉士宏表示,臨床上並沒有「營養針」這個名詞,民眾不需要去迷信所謂的「營養針」...

閱讀詳情 »

如今流感已經不是冬天的專利,夏天也可能得到流感,雖說可透過接種疫苗預防,但懷孕的媽媽總會擔心疫苗可能傷害肚中寶寶。不過,現在加拿大有1項研究發現,懷孕期間接種流感疫苗對母親和嬰兒都很安全,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簡稱BMJ)。 加拿大的研究人員將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