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脫肛導致大便失禁 好發於哪些人?

脫肛導致大便失禁 好發於哪些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68歲的王女士早年有過痔瘡發作,平日身體健康,也沒有慢性疾病。前一陣子開始常覺得肛門處濕濕黏黏,尤其是在上完廁所或整理花圃之後,還會摸到肛門有突出物;一開始以為是痔瘡又發作,就自行買藥塗抹,但症狀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加嚴重,甚至還出現大便失禁的症狀!經檢查發現,罹患了直腸脫垂而非痔瘡脫垂。

直腸脫垂對生活極大不便

成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林劭潔醫師指出,直腸脫垂雖然不致命,但常合併明顯的功能障礙,如失禁等,對於生活有極大不便,且罹病者多為老年婦女,常因社會風氣而不願積極就診,除導致身體不適外,連社交心理也出現問題。

好發於年紀大的女性

直腸脫垂,顧名思義就是直腸(全層)由肛門口脫垂而出。主要好發於年紀大(多超過65歲)或很小(小於2歲)的族群,以女性為主,約為男性5~10倍。林劭潔醫師表示,直腸脫垂最常被提到的病因,包括骨盆底部肌肉及括約肌過度鬆弛、直腸腸套疊、直腸未正常固定於骨盆腔內,或是腹內壓上升,如長期咳嗽、便秘或肥胖等。

治療以手術為主

直腸脫垂若不處理,有可能促使病人有明顯的大便失禁,或是突出外露的腸段黏膜受損出血,甚至壞死的情形。治療直腸脫垂,需先經大腸鏡/乙狀結腸鏡/鋇劑攝影、肛門直腸壓力測定、肛門括約肌肌電圖測定等檢查,由醫師評估病情,排除容易混淆的痔瘡外翻突出、大的直腸瘜肉等,與病人身體健康狀況後再行決定。

林劭潔醫師指出,直腸脫垂的治療以手術為主,運動、電刺激與調整排便習慣雖然有幫助,但成效不大。不過,手術需醫師仔細評估病人病情與身體健康狀態,再決定合適手術方式,以獲得最佳之治療效果。王女士後來接受腹腔鏡手術,恢復狀況良好。一般而言,治療原則以縮小肛門開口、直腸重新懸吊固定、切除過長直腸或乙狀結腸段,或合併兩種(以上)方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6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服務生恨我們】.前期提要:從小「嗜甜如命」的伊芙在了解糖對人體造成的不良影響後,決定發揮她的實驗精神,帶著全家人實行為期一年的斷糖計畫。當然事情沒有他們想像中的容易,從最基本的點餐開始,很快的就會發現,或許你可以確保點的食物不含糖,但無法保證裡面沒有服務生的唾液......我不用多久便熟悉「那種眼...

閱讀詳情 »

小學時,日本電視連續劇《阿信》很紅。看到阿信冬天在雪地裡穿著木屐勞作,不禁感慨阿信穿不起棉鞋。後來又看動畫片《哆啦A夢》,主人公冬天上身穿羽絨服戴圍巾,下身卻還是穿著夏季的短褲,覺得這副打扮真奇怪,甚至懷疑是作家不小心畫錯了。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佈的2015年版《世界...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toments下同)不要忽略身體的每一點變化。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兒童肥胖率逐年遞增,14歲女孩Pantera也一直為自己的體重苦惱。不久前,她發現自己的脖子上出現了一圈髒污,不管怎麼洗都無法清潔乾淨。家人本來都沒有在意,但沒想到,更嚴重的事情很快就發生了。 ▼Panter...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西班牙最新研究指出,適量飲紅酒可防治牙,研究團隊發現,葡萄籽含有預防蛀牙的物質,並表示,未來可能以自然、天然的植物或食物來出產有效預防牙周疾病的藥物。 流行病之一   牙周病 牙周病是罹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根據世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