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胃塞車有一套 穴位按摩+烏梅汁助消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春節連續假期難免大吃大喝,除了發胖外,也可能會因消化不良而引起腹脹、胃酸過多、拉肚子、便秘等問題。醫師建議,如果真的很不舒服,除了可吞胃藥減輕不適症狀外,透過穴位按摩,也能緩和症狀,若再搭配爽口的洛神烏梅湯,便可促進腸胃消化吸收、去除肚子裡的肥油,健康快樂過好年。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王健豪醫師表示,人體其實有許多專門掌管脾胃的穴位,只要稍做指壓按摩,就可促進消化、緩解飽脹的不適感。像是位於手肘處的曲池穴,是人體大腸經上的重要穴位,按壓此穴可促進腸胃蠕動;有便祕的人,則可更順暢、腹瀉者多按也具有止瀉效果。而位於食指與拇指相交虎口處的合谷穴,是大腸經的原穴,吃太飽出現噁心想吐,尤其伴隨頭痛時,按壓合谷穴可緩解,也有助腸胃收縮消化。

此外,「脹氣」也是過年常見問題,吃太快、沒有細嚼慢嚥,或是邊說話邊吃東西,就會讓腸胃道充滿空氣,進而造成脹氣。王健豪醫師建議民眾,可按壓肚臍周圍的天樞穴,讓腸胃道血液循環變好,幫助腸胃蠕動;還有手腕的內關穴,位於距橫紋三指幅的距離、左右兩條筋的中間,也是幫助消化的穴道。

而位於小腿前側主管腸胃消化和排便的豐隆穴、足三里等胃經穴位,也是舒緩胃不適常用的穴位。其中,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是治療腸胃病的首選穴,也是全身強壯穴之一,具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等作用。

找不到穴位的話該怎麼辦呢?花蓮慈院中醫部唐漢維醫師建議大家,如果真的找不到穴位,也可以大範圍的用刮痧板輕刮小腿前側的胃經,也有同樣的效果;不過他也提醒民眾,孕婦與剛用餐後的民眾就不適合按壓腹部上的穴道,其餘穴位有腸胃不適的民眾都可以按壓。

除了穴位按摩外,花蓮慈院中醫部顏慶仁醫師也建議民眾,飯後可以來杯烏梅汁、洛神花茶去油解膩、緩和腸胃道的消化負擔、促進腸胃蠕動,但有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症狀的患者,就不建議飲用。

飲食上,王健豪醫師建議,在年菜的食材選擇上,應以「新鮮」為原則,減少選購醃漬或煙燻類的加工食品,因為這些食物含有高量的鹽分及油脂,不利於心血管疾病的控制;另外,年菜一次不要煮太多,以免反覆烹煮造成營養價值變差,降低了新鮮度,而且倘若保存不當,吃了反而有礙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360

相關推薦

「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相信多數人對於這句話一定不陌生,而如何養肝、護肝,更是許多民眾關心的焦點。但是想要保肝、護肝,到底該怎麼做?肝功能已經受損者,又該怎麼吃才對呢?就讓我們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想維持肝臟正常運作,這3種維生素缺一不可! 肝臟是人體解毒及調節營養成分的重要器官,所以想要鞏固健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隨著3C產品普及,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的年齡層快速下降,藝人劉至翰、陳曉東都曾罹患青光眼,加上社會生活習慣的改變與人口老化的趨勢,眼科疾病的發生率逐年攀升,預計到了2050年,全球每10個人當中,就有一人因眼疾而可能失明。為此,彥臣生技邀請到被譽為「青光眼藥之父」的國際新...

閱讀詳情 »

頭皮起紅疹、發癢,誤以為是痘痘引起?中醫師表示,小心,誤把頭皮紅疹當青春痘延誤治療,不但易使症狀加重;從中醫角度來看,毛囊炎不單純只是皮膚病問題,更是身體健康失衡發出的警訊,民眾應積極正視,加以調理、改善,較有保障! 愛戴厚重毛帽?小心輕忽頭皮通風,恐害毛囊炎上身 不過,毛囊炎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