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道氣順免便秘 痔瘡和大腸癌不上身

腸道氣順免便秘 痔瘡和大腸癌不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傳統中醫認為「小腸有寒者,重便血,有熱者,必痔!」,是指腸道氣血不通,糞便容易堆積滯留於腸道,經常導致血瘀就進而會形成痔瘡。由此可見,想要預防痔瘡上身,就要從暢通腸道氣血著手,腸道氣血循環好,不要經常便秘,肛門不用費力,糞便能輕鬆排出,才能避免痔瘡發生,也進而能預防大腸癌。

現代人吃的食物過於肥甘厚味,也愈來愈精緻,而愈精緻的食物,其纖維質含量就愈少,當腸道減少蠕動就會降低血液循環而引起便秘,糞便停留在腸道內的時間愈長,會變得又乾又硬,必須用力才能排出,而過度用力就容易造成血瘀,進而產生痔瘡。尤其是肥胖、久坐、慢性咳嗽和懷孕婦女,都是罹患痔瘡的高危險族群。

痔瘡的症狀有便秘、肛門疼痛、便血、貧血等,而且痔瘡有分內痔與外痔,臨床上,卻有長期痔瘡便血,竟罹大腸癌晚期的案例;因此,一旦出現痔瘡也不要輕忽。翁廷淦藥師指出,糞便長時間堆積,不但容易影響腸道血液循環,進而發生便秘,且極易導致痔瘡,而糞便中的許多微生物,更會使腸道產生息肉,而息肉是大腸癌的前兆。 而對於痔瘡的治療,中醫會將痔瘡分為四型,包括濕熱型、腸躁型、脾虛型,以及氣滯型,並根據痔瘡患者的脈象,會分別給予具有清熱化濕、清腸潤燥、暢通血瘀,以及促進血液循環的中藥,以達到消除痔瘡目的。

痔瘡與大腸癌的發生與飲食和生活習慣有密切關係;因此,注意飲食調理,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對預防痔瘡與大腸癌很重要,尤其是要常保腸道氣順!翁廷淦藥師建議,減少攝取油膩厚味的食物,以免氣血停滯不行而便秘,可多吃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因為纖維不容易消化,一方面可以產生愈多食物殘渣,增加糞便的份量,另一方面纖維也可以刺激腸道蠕動,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排便。另外,也可服用含有生地黃、枳殼、姜活、茯苓、金銀花、當歸與地榆等中藥清熱活血,可使腸道暢通,進而預防腸道疾病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67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失智症早期難察覺 需家人多點觀察一名來自五結鄉的賴媽媽,敘述自己某次陪伴老公就診,在醫師問診下跟醫師反應,生活中發現老公已無法接聽電話,才經醫師提醒下,發現老公罹患早期失智症;羅東博愛醫院身心暨精神科醫師陳彥蓉表示,早期失智症患者通常較難發覺病徵,加上社交方面一切正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自我檢測拒「乳癌」上門十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全球各地紛紛繫上代表性的粉紅絲帶,響應國際乳癌防治,以愛與關懷鼓勵女性珍視健康的重要,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暨腫瘤中心副主任林俊宏提醒女性朋友,藉由了解自己乳房平時的狀況及檢查,如果發生異常變化時,就可以及早發現及早做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孩子出生後,就開始為孩子唸故事書!為提升家長對衛教親子共讀的重要性,兒科醫師將「親子共讀」變醫囑,串聯醫療與教育,讓家庭更幸福。在共讀過程中,若孩子對父母唸故書有反應時,一定要給予鼓勵與讚美。一天只要5分鐘,就能把閱讀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親子一同開心的閱讀。學齡前孩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女老師,經常講課到忘記喝水,日前,她突然發現右頸部腫大如乓乒球,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唾液線阻塞長出結石;所幸,經過微創唾液腺內視鏡手術,成功移除結石,已回復正常生活。唾液線阻塞結石 造成頸部腫大收治個案的萬芳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丁義芳指出,經問診發現,該患者每天喝水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