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臍帶血治療血液疾病成效大幅提昇 | 健康達人網

臍帶血治療血液疾病成效大幅提昇 健康達人網

食品藥物管理署日前推出臍帶血商業化保存的定型化契約,並提醒民眾仔細考慮再做決定;臍帶血專門醫師則明白地說,現有的醫學技術能用臍帶血治療的疾病有限,許多迷思需要釐清。其實,臍帶血仍然具有很多利用價值,讓我們來看一下最近一年以來醫學界對於臍帶血的醫療用途有什麼研究進展,並且期待他們能夠早日應用。

更高存活率與更快復原力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主任楊國梁說,臍帶血的醫療用途主要是在一些跟造血功能缺損有關的疾病上,例如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等。而 2013 年底就有一項同領域的突破進展,可以大幅提昇病患的存活率。

在過去,病患透過化療與放療等治療程序後,造血細胞往往跟著癌細胞一同被殺死了,因此病患需要骨髓移植,以挽救崩潰的造血功能,但問題是,骨髓移植必須配對成功。改用臍帶血移植的配對條件比較寬鬆,在做法上,是把未成熟的幹細胞注入病患體內,讓它自行生長。

美國芝加哥羅耀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醫學中心腫瘤學家 Patrick Stiff 醫師,在 2013 年美國血液學會年會發表一項叫做 StemEx 的技術,可以讓臍帶血幹細胞在體外生長,21 天後,幹細胞的數量大約成長了 14 倍。研究團隊使用這項技術,在美國、歐洲、以色列治療 101 位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並把治療成效與過往的 295 個案例比較。

100 天過去,新技術病患的存活率為 84.2%,遠高於傳統的 74.6%,在各種血液細胞的發展速度也比較快,例如血小板到達中位數的時間為 54 天,傳統上要 105 天;嗜中性球(一種主要的白血球)為 21 天,傳統要 28 天,可想而知,這對病患的免疫力與血液凝固的急迫需求,都能更快得到滿足。

臍帶血治療血液疾病成效大幅提昇 健康達人網
▲紅血球(圖片來源: CDC/Janice Haney Carr)

這項技術目前還在臨床實驗階段,尚未獲得美國 FDA 核准使用。

從臍帶血幹細胞培養膀胱組織

在再生醫學領域,真正用幹細胞重新生成一個完整器官,還是一個熱門但還不夠成熟的階段,即使如膀胱這種構造簡單的囊狀器官,也還在研究當中。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再生醫學治療研究所,利用從臍帶血基因改造的幹細胞及 iPS 多能性幹細胞,培養出膀胱組織,以解決膀胱重建過程引發的許多嚴重的併發症,包括膀胱癌。

戴維斯分校教授暨附屬醫院小兒泌尿外科醫師 Eric Kurzrock 領導的團隊,將臍帶血幹細胞以基因改造的方式,轉變成類似胚胎幹細胞的樣子。接著他們再將幹細胞轉化為膀胱組織,例如泌尿上皮細胞,而且很重要的是,他們的技術可以讓細胞激增一段很長時間,這對於人體組織工程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素。而這些細胞也帶有膀胱相關細胞中的一種蛋白質,它可以隔絕尿液中的毒素對膀胱組織的傷害。

Kurzrock 說他們的培養技術可以讓幹細胞正確地增殖、分化與表現出膀胱細胞的特性,而不需要其他人體細胞的訊號指導。另一方面,他們的研究也助於瞭解膀胱癌的生成與治療,尤其是治療方面,由於從病人既有的膀胱體細胞去轉化成幹細胞,本身就有夾帶癌細胞的風險,因此從其他來源重新生成膀胱組織,相對安全。

身為小兒泌尿外科醫師,Kurzock 非常關心諸如脊柱裂(Spina Bifida)等小兒先天性疾病的治療,當他在試圖重建小朋友受損的膀胱時,必須使用小孩自身的一段腸道,但由於腸道的作用是吸收養份,跟膀胱的用途其實是相反的,因為手術後往往會造成併發症,例如膀胱結石、電解質異常與癌症,這是促使他努力研究新療法的原因。

這項研究刊登在「幹細胞轉譯醫學」(Stem Cell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

臍帶血治療血液疾病成效大幅提昇 健康達人網

臍帶血 vs 骨髓移植

美國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正進行一項針對腦性麻痺孩童的臨床研究計畫,以比較使用孩童自己的臍帶血幹細胞或骨髓幹細胞,在治療方面的安全性與效益。這項由該中心特聘教授 Charles S.Cox Jr. 領導的研究,將 30 名 2 至 10 歲的腦麻孩童分成兩組,15 名孩童之前已經有保存自己的臍帶血,其他沒有。表面上前面一組是受臍帶血治療,但其實研究團隊在這兩組中,各挑出 5 名小孩只給予安慰劑當對照組,而孩子與家屬都不知情。

直到治療 12 個月後,研究團隊會讓得到安慰劑治療的孩童,有機會選擇是否真的開始用臍帶血治療,或是用骨髓移植治療。這項研究於 2013 年底展開,預計要到 2015 年底後才會有結果。

(首圖來源:lunar caustic via photopin cc

延伸閱讀

相關資訊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孩子跌倒撞到頭、受到外力撞擊或從高處跌墜的狀況時有所聞,什麼情況下需要盡快就診接受檢查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若發現有明顯外傷、凹陷、骨折時一定要即早就診,然而,即便沒有外傷,也要留意孩子是否有意識不清、頭痛、嗜睡、嘔吐、不明瘀青等症狀,若有上述任一情況時都要提高警覺、及早就診檢查,以免延誤就醫...

閱讀詳情 »

▲(照/國健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今(2)日公布最新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透露新發癌症人數一年增加5852人,以及癌症時鐘快轉16秒(每4分鐘42秒就有1人罹癌),兩大恐怖新高警訊,值得注意的是,發生人數增加最多的2種癌症分別為女性乳癌及大腸癌,國健署認為禍首是人口老化加...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今(2)日公布最新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敲響新發癌症人數、癌症時鐘雙破史上新高紀錄的警鐘。不過,報告也有好消息,因為國人十大癌症的整體標準化死亡率已經連續第7年下降,罹癌不一定代表死亡,癌症篩檢有效發現異常情形扮演著關鍵保...

閱讀詳情 »

▲(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貪嘴痛風發作,店家打烊了人還走不動!一名34歲男子,平時愛喝手搖飲料又嗜吃海鮮,日前和友人聚餐時,一口氣狂嗑了20隻蝦,原本準備結帳離開,沒想到竟突然感到雙腳一陣劇痛,無法站立,只得原地苦坐,直到店家打烊,才勉強忍痛離開,隔天急診檢查確診為痛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