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罹癌非終點」癌症死亡率連7年下降! 衛福部分析保命者全作對這件事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今(2)日公布最新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敲響新發癌症人數、癌症時鐘雙破史上新高紀錄的警鐘。不過,報告也有好消息,因為國人十大癌症的整體標準化死亡率已經連續第7年下降,罹癌不一定代表死亡,癌症篩檢有效發現異常情形扮演著關鍵保命角色。

依據國健署公布的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7年新發癌症人數多達11萬1684人,足足比前一年增加5852人,創下恐怖新高,平均每4分鐘42秒就有1人罹癌,比起2016年快轉16秒,亦再度刷新「癌症時鐘」史上最快紀錄。

最新十大癌症排行榜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以及食道癌。除了皮膚癌和胃癌順序互換,其餘順序與前一年相同。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指出,國人罹癌人數暴增,與人口老化以及國人的不健康生活型態最有關係,但也有一部分可解讀為好消息,因為光是女性乳癌及大腸癌,經篩檢而發現的個案數相較前一年就各自增加800多人及200多人,且以以早期(0期及1期)發現者居多。

癌症篩檢極其重要!林莉茹強調,一個癌症的發生,數十年下來的不良生活習慣是主因,但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有3到5成的癌症發生是可避免的,實證醫學證明,癌症篩檢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

國健署統計資料分析就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更可降低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的男性26%死亡風險。

林莉茹說,分析發現,國人十大癌症的整體標準化死亡率已經連續第7年下降,其中又以肝癌、肺癌、子宮頸癌以及胃癌等死亡率下降顯著,像肺癌的標準化死亡率同樣是第7年下降了,與發現的期別早晚,治療藥物進步皆有關,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輕忽定期癌症篩檢的重要性。

「罹癌非終點」癌症死亡率連7年下降! 衛福部分析保命者全作對這件事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恐怖新高!台灣罹癌1年狂增5800人 癌鐘快轉16秒「大腸癌連12年最多」

十大癌症「乳癌、大腸癌」雙癌飆升最凶! 疫情衝擊癌篩大降2成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國內新增266例COVID-19確定病例,其中263例為本土個案,另有3例境外移入個案。而其中1例境外移入案11294已於4月在美國完成2劑BNT疫苗接種,卻還確診,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疫苗對重症跟死亡有很好的保護效果,但並不是百分百不會染疫。指揮中心指...

閱讀詳情 »

國產高端疫苗下午將召開訊息說明會,外界猜測是要宣布新冠疫苗的解盲結果。今天上午食藥署也緊急通過了使用授權審查標準,中和抗體與血清反應率均須達標才能送專家會議審查。前台大感染科醫師在臉書發文預測結果,認為今天解盲其實不存在太大成功、失敗的問題,但如果WHO公布免疫橋接測中和抗體的指引,那麼台灣就「解套...

閱讀詳情 »

高雄市連續4天零確診,為鼓勵第一線醫護人員防疫,高雄市長陳其邁今日宣布防疫醫護人員的補助再加碼,提供0到2歲受託補助,全日托育補助8000元、日間托育4000元,警消人員也同步受惠。陳其邁今日下午在防疫記者會上說明醫護防疫補助加碼,他指出,除原先因公染疫10萬元、隔離3萬元津貼外,市府也花800萬元...

閱讀詳情 »

苗栗疫情嚴峻,多間科技者出現移工群聚感染,苗栗縣長徐耀昌7日宣布移工「禁足令」,表示全縣移工除上下班期間停止外出,但也引來批評。對次,今天徐耀昌也於防疫記者會上表示,「特別拜託號稱人權主義的,真的,命都沒有了,確診了,哪來的人權呢。」他也請大家共體時艱,不要把很多事情偏頗,反倒造成行政單位的抗疫困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