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芽菜抽驗,97.5%大腸桿菌群超標

芽菜通常用來生吃,不過吃前要注意喔!食藥署調查市面販售的各種芽菜,發現97.5%含有大腸桿菌群,部分還檢出大腸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建議大家充分清洗或加熱後再吃比較安全喔!
芽菜抽驗,97.5 大腸桿菌群超標
天氣漸漸變熱,清爽的食物最受歡迎,生機飲食、生菜沙拉都是人氣餐點,不過這些餐點常用的食材─各種芽菜,安全性卻引起疑慮,大家入口前要特別小心喔!



檢驗40件,39件超標》

衛福部食藥署查驗市售非即食的豌豆苗(嬰)、苜蓿芽、豆芽等生鮮芽菜,40件中,竟有39件檢出大腸桿菌群超過1100 MPN/g標準,不合格率達97.5%,其中5件並檢出大腸桿菌,1件豌豆嬰、3件豌豆苗及2件苜蓿芽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在1件苜蓿芽及1件豌豆苗分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產生腸毒素的能力,有致病之虞。

►自己種安心芽菜:馬克杯就能孵豆芽

 

可能生產過程被汙染

食藥署指出,大腸桿菌及大腸桿菌群經常用來評量食物的衛生狀況,金黃色葡萄球菌則常見於人體皮膚表面,此次調查結果,大腸桿菌群及大腸桿菌菌數偏高,且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存在,顯示食品在生產、包裝、運輸過程中,可能被環境或人體的微生物汙染

►豆芽菜都泡漂白劑!?黃褐色才正常

►豆芽菜這樣變銀芽,整形成功!
芽菜抽驗,97.5 大腸桿菌群超標
加熱或清洗後食用

食藥署表示,民眾通常在便利商店、生鮮超市、大賣場、有機食品專賣店採買生鮮芽菜,由於芽菜類的莖葉細小,容易藏污納垢,但僅少數標示「需清洗後食用」,導致民眾可能忽略清洗步驟而直接生食。

►教你挑選4撇步:天氣濕熱,來吃清爽豆芽吧!

 

食藥署表示,民眾購買芽菜時,應注意有無傷口,被壓傷或斷裂的芽菜,容易孳生壞菌;此外,過於肥大或潔白的芽菜,可能使用藥物栽培,應避免購買,並建議加熱後食用,若無法加熱,應充分清洗,以免殘留病原微生物危害健康。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你有打呼的困擾嗎?打呼一定要就醫嗎?氧生達人許漢忠醫師認為,打呼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但很多人往往只關注鼾聲造成的噪音,卻忽略背後可能隱藏的警訊,那麼究竟打呼從何而來?它又會為身體帶來何種影響? 為什麼會打呼? 首先打呼問題要從生理結構來看,假如氣流順暢通過呼吸道,基本上不會有聲音,但如果呼吸道狹...

閱讀詳情 »

市面上許多養髮液、生髮水都標榜可以強健髮根或是活化毛囊,讓許多髮友以為使用了這些產品之後,就能有效改善掉髮問題、甚至治療禿頭。不過實際上,養髮液跟生髮水在成份以及作用上都大不相同。本篇文章就由皮膚專科 謝宗廷醫師一一跟大家說明養髮液用處是什麼?生髮水要怎麼用才有效?以及有掉髮困擾的人該如何選擇這類產...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台灣由於環境濕熱、人口密集以及空污問題等,使得鼻竇炎成為常見疾病。33歲陳小姐長年受鼻塞、鼻水倒流所苦,總感覺喉嚨有異物,不時會想清喉嚨、咳出黃痰,偶爾還會陣發性頭痛,夜晚常感口乾,嚴重影響睡眠。至醫院檢查後診斷為慢性鼻竇炎,併有廣泛性鼻息肉,使膿液幾乎阻塞整個鼻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