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鼻涕倒流、夜咳膿痰「拖逾●個月」醫:恐成慢性鼻竇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

鼻涕倒流 夜咳膿痰「拖逾●個月」醫:恐成慢性鼻竇炎

台灣由於環境濕熱、人口密集以及空污問題等,使得鼻竇炎成為常見疾病。33歲陳小姐長年受鼻塞、鼻水倒流所苦,總感覺喉嚨有異物,不時會想清喉嚨、咳出黃痰,偶爾還會陣發性頭痛,夜晚常感口乾,嚴重影響睡眠。至醫院檢查後診斷為慢性鼻竇炎,併有廣泛性鼻息肉,使膿液幾乎阻塞整個鼻腔。

鼻竇炎恐併發「鼻塞、嗅覺異常、暈眩、頭痛」3成需開刀
嘉義長庚醫院耳鼻科主任張耕閤表示,若本身有過敏體質且鼻竇炎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未改善,就可稱為「慢性鼻竇炎」,使患者無論在生活上或工作上都常深受其症所苦。主要併發症狀有:

  • 鼻竇流出膿液且倒流到咽喉部
  • 常覺得喉嚨有痰、異物感
  • 經常夜咳
  • 鼻塞
  • 嗅覺異常
  • 耳鳴
  • 暈眩
  • 頭痛

目前慢性鼻竇炎在治療上,主要靠鼻類固醇與鼻腔沖洗為主,但若藥物或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患者已出現眼、臉或腦部併發症、鼻息肉變化、或疑似黴菌感染時,其中約有2~3成患者須接受全身麻醉開刀,以手術方式切除鼻內約1~2cm以上的息肉,與清除鼻竇內膿液,以改善症狀。

手術僅能治標!暗藏視神經、顱底動脈損傷風險
張耕閤指出,鼻竇炎雖是常見疾病,但因鼻竇位於眼睛及顱底的中央,周圍有許多重要器官,像是大腦底部、顱底動脈、眼球及周圍眼肌、嗅覺黏膜、視神經等,因此手術需相當謹慎,須避免傷及附近的重要結構而引起嚴重併發症。

「若排除黴菌性感染病因,門診中罹患慢性鼻竇炎的患者多是因過敏體質所引起,隨季節變化症狀也會加重。」張耕閤說明,其實手術只能治標,由於其症屬於無法根除的疾病,且因每次開刀過程中,都會損及部分鼻腔黏膜組織及纖毛功能。若患者術後於日常中未持續做好保養和定期追蹤,很容易再度復發,到時就算二次或多次開刀,對症狀改善也難有幫助。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不少女性都深受拇趾外翻之苦,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拇趾外翻呢?維力骨科診所院長高逢駿醫師表示,目前有許多文獻研究指出,「遺傳」是造成拇趾外翻最主要的原因,然而,常穿尖頭鞋、夾腳拖、扁平足等也可能加重拇趾外翻的狀況。提醒民眾若發現拇趾外翻或感覺疼痛時,可積極就診尋求醫師協助,及早治療方能延緩惡化。  許多...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想要走得遠、走得好,膝關節就必須要顧好,這裡教的方法不僅僅是伸展動作,各種運動、良好的姿勢和改變飲食都有助於保持雙腿敏捷。 保持健康的體重 物理治療師Laura Jamieson解釋 :「從本質上而言,身體越重,對膝關節的影響就越大,肌肉就必須更強壯方能控制動作。」肌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台北報導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銀髮族人數日趨增長,要享受樂齡生活就要多參加活動,不僅有益身心,還有助預防失智症。 據台灣失智症協會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台灣65歲以上老人平均12位就有1位罹患失智者,80歲以上更是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失智症已成為樂齡生活殺手。目前還沒有藥物可以醫治失智症...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台北報導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銀髮族人數日趨增長,要享受樂齡生活就要多參加活動,不僅有益身心,還有助預防失智症。 據台灣失智症協會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台灣65歲以上老人平均12位就有1位罹患失智者,80歲以上更是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失智症已成為樂齡生活殺手。目前還沒有藥物可以醫治失智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