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菜花VS.濕疹 3成民眾分不出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菜花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染病,不僅容易反覆發作,也會造成生活困擾。門診發現,超過3成民眾無法清楚分辨濕疹和菜花的區別,常將菜花誤當濕疹治療。醫師提醒,延誤病情恐造成皮膚反覆感染、潰瘍,嚴重者甚至會影響生活品質!

台北中山醫院直腸外科徐弘醫師表示,菜花一般好發於生殖器,較少見於肛門或直腸;但最近半年,肛門罹患菜花的患者約增加2成,且以年輕大學生或上班族為主。臨床上經常看到患者誤將菜花當濕疹治療,以為擦擦藥膏就沒事,結果成皮膚反覆感染、潰瘍。到底如何分辨是濕疹還是菜花呢?

徐弘醫師解釋,濕疹會造成皮膚或患部搔癢,範圍是局部的,不會擴大、也不會傳染;而菜花則會在不知不覺中長出粉紅色、肉色或污灰色的小丘疹、絲狀樣、突瘤樣、雞冠樣、蕈樣或菜花樣物。一般來說,菜花病毒潛伏期約三個月,一旦性行為後皮膚出現隆起等異狀,就建議應立即就醫。

不過,感染菜花病毒,不一定會長菜花!徐弘醫師指出,生殖器菜花的病原是人類乳突病毒(HPV),過去有研究追蹤感染HPV第6型和第11型的婦女,發現兩年之中只有60%的人出現菜花症狀。因此,即使身上沒有出現菜花症狀,也不代表患者沒有菜花病毒。

治療上,若只出現輕微菜花症狀,可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增加局部免疫力;嚴重者則需以電燒或冷凍療法治療,也可以考慮使用抑制細胞增生的藥物,但需自費;而肛門內的病灶,藥物難以自行使用,也往往須進入開刀房處置。提醒民眾,預防菜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安全性行為,切莫因一時「性起」而壞了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92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台灣熟男壓力大!根據Garmin《2020亞洲區用戶健康數據報告》顯示,台灣45至55歲和55歲以上男性運動比率相當高,運動量甚至為女性的2倍,但這群熟男壓力沉重,位居亞洲各國之冠,且睡眠品質也女性還得差,壓力可能來自家庭、職場。 《2020亞洲區用戶健康數據報告》,...

閱讀詳情 »

今年疫情盛行與冬天流感即將來襲,讓許多民眾擔心免疫力是否不足,也讓今年免疫相關保健食品市場大幅增加!許多市場調查也指出,免疫力相關保健食品的熱度在今年度有顯著上升,其中又以「雞精」、「靈芝」相關商品最為火熱。 先前有粉絲詢問好食課營養師藻精蛋白相關問題,在看了一些研究後發現藻精蛋白也有調節免疫力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75歲劉女士患有骨質疏鬆症,4年前因腰痛骨折至台北慈濟醫院就診,由神經外科龔煥文醫師進行手術,並於術後定期施打骨質疏鬆藥物來保養骨頭。日前因出現背痛、坐臥困難及走路不穩回診,醫師為她安排核磁共振造影(MRI)檢查,發現胸椎壓迫性骨折,且胸椎位置有個大小1.5公分的腫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48歲婦女兩年前左乳乳癌完成手術,就定期在門診接受追蹤檢查,某次抽血檢查發現癌指數(CA-153)偏高,但無法明確是乳癌復發或有遠端轉移,雖然做了超音波、核醫骨骼掃瞄等檢查,卻未有明顯的跡象,再次接受全身的正子電腦斷層造影(PET-CT)發現至少八處的骨骼有蝕骨性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