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藍光易造成視茫茫 補充葉黃素護眼睛

藍光易造成視茫茫 補充葉黃素護眼睛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陽光下除了有紫外線,藍光也很強,都可能會傷害眼睛;此外,3C產品也有較高能量的短波長藍光,長期使用3C產品,或許對眼睛會造成傷害。所以,現代人在藍光充斥的環境中,如何預防眼睛受到藍光的傷害?除了做好眼睛防護措施,由內而外的防護也很重要,尤其是補充葉黃素,該如何選擇以及服用劑量,都是學問。

光線對眼睛傷害有三類

開業眼科醫師王孟祺表示,光線對眼睛的傷害有三類,其一為光熱能,例如用雷射光做治療、看日蝕所造成的傷害;其二為光機械,例如用雷射做手術切割治療,這兩類傷害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三為光化學傷害,例如紫外線與藍光傷害,長期日積月累曝露在這些光線下,有可能對眼睛黃斑部造成傷害。尤其是陽光中的藍光因與其他色光相較是短波,波長越短,能量越高;而陽光中的短波長光線還包括了靛光與紫光,統稱之為藍光,波長在400-500奈米間,由於陽光光譜是連續性,所以這段波長都有可能造成傷害。至於3C產品則是不連續的紅藍綠光譜,雖然很亮,但是不如陽光來得傷害眼睛;此外,人工光源例如LED燈,波長是460奈米的藍色光,一般色溫高的燈具藍光成分也較高。

藍光會使眼睛感光細胞老化

藍光對於眼睛會產生什麼傷害?王孟祺醫師說,藍光的光子能量強,會對眼睛感光細胞中的有機蛋白質產生游離基與氧化作用,光子能量越高,就會致使產生游離基與氧化作用越多,而且游離基是眼睛感光細胞老化的重要因素,細胞老化進而影響視力,就有可能出現黃斑部中心視力減退,看東西時會有陰影及直線扭曲變形,嚴重時會有異常血管出血結疤,正中心視力看不到。

調整3C產品亮度可減少藍光傷害

至於想要保護眼睛,對於會傷害眼睛的光源就要儘量減少。王孟祺醫師進一步指出,其實,藍光對生理運作也很重要,因為太陽中有藍光,可以抑制大腦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而晚上沒有藍光,就會讓人分泌褪黑激素而想睡覺;所以,藍光就好像是鹽巴一般,是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人不能沒有鹽巴,但多了會形成高血壓與腎臟病。而要減少藍光的傷害,除了可以減少使用3C產品,其實也可適時調整3C產品亮度,以減少藍光傷害。

葉黃素可吸收藍光並隔絕藍光、具抗氧化和抗發炎作用

其次,補充葉黃素也是保護眼睛很好的方法。王孟祺醫師強調,葉黃素是隔絕藍光很好的成分,而且可以24小時保護,但無法由身體製造,必須由食物攝取;而且葉黃素是黃色色素,除了可吸收藍光、隔絕藍光之外,還具有抗氧化及抗發炎作用,尤其是感光細胞老化代謝廢棄物堆積會使感光細胞發炎,而葉黃素能有預防作用。此外,美國曾在2006~2012年間進AREDS2老年性眼疾研究,結果顯示,補充10mg葉黃素及2mg玉米黃素,可以降低25%晚期黃斑部風險。

選購葉黃素注意劑量 其為脂溶性宜飯後服用

在攝取取葉黃素時,還要注意劑量,成人每天攝取6mg,就可達到預防目的,而一天只要吃到麵碗大小的菠菜量,也能攝取到一天足夠的葉黃素。由於坊間市售葉黃素產品種類眾多,民眾在選購時,要注意什麼?王孟祺醫師建議,要注意其中的劑量,因為有些廠商會在標示時註明一粒葉黃素有10mg(毫克),但是其中葉黃素含量只有30%,也就是說,葉黃素成分只有3mg。此外,市售葉黃素保健食品多會添加很多成分,例如有玉米黃素、山桑子、β-胡蘿蔔素、枸杞、菊花萃取物等,有些是為了增加血管活性,對於心血管病人有幫助,但是其中葉黃素與玉米黃素不宜與β-胡蘿蔔素同時服用,以免因為吸收競爭而影響葉黃素的吸收;而在服用葉黃素時,因其是脂溶性,在飯後服用葉黃素可有助吸收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2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抗生素曾被譽為醫院萬靈丹,沒有解決不了的感染症,更挽救無數人的性命。時至今日,這救命的利器若使用不當,卻可能產生具有抗生素抗藥性的病原菌,讓更多人生病難以痊癒,甚至喪失性命。為此,世界衛生組織特別將11月13日至19日訂為「世界抗生素週」,希望喚起全球人類共同正視抗生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糖尿病人需要嚴格控制飲食,而在蛋白質的攝取上,太多或太少都不宜,否則很容易引起諸多併發症。根據研究發現,針對全管灌的糖尿病患者,提供蛋白質佔總熱量比為16%,使蛋白質、醣類、脂肪互相搭配下,最能幫助長期控制血糖、保護腎臟、顧好心血管。此項研究是由新加坡商艾益生公司營養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狗狗舔腳、啃腳很常見,不少毛孩爸媽怎麼阻止都改不了,認為偶爾舔舔腳趾沒關係;醫師提醒,狗狗愛舔腳趾可能因四大疾病引起,若長期都是如此,就要小心會越舔越嚴重,甚至還可能使狗狗腳趾潰瀾,要特別注意。「舔腳趾」其實是四大疾病徵兆 並會導致趾間炎潰爛發膿亞洲獸醫專科醫院醫師蕭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熱衷繪畫的104歲老奶奶,十年前左眼曾進行白內障手術,術後視力恢復良好,她自覺一隻眼睛就夠用,因此未回院進行右眼手術。不料,日前左眼突然模糊不清,至院方檢查後發現是黃斑部病變,導致兩眼視力模糊不清,所幸積極與醫師配合,注射血管內皮增生因子抑制劑治療後,視力獲得改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