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血壓不降 腎上腺腫瘤併原發醛固酮增多症

【台灣新生報記者周志祥報導】 
 
血壓不降 腎上腺腫瘤併原發醛固酮增多症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沒有高血壓家族史的青壯年,服用多種降血壓藥仍居高不下,就要懷疑有其他原因。

45歲的李姓電腦工程師血壓高達220左右,服用4種降血壓藥物近一年,仍未能控制,台中慈濟醫院泌尿科進一步檢查,罹患「腎上腺腫瘤合併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切除腫瘤後重拾正常生活,追蹤年餘目前已不必再服藥。

新陳代謝科黃怡瓔主任分析李先生病史,感覺不對勁,因為他使用多種血壓藥物,仍難控制病情,加上有低血鉀現象,於是進一步檢查是否有腎上腺荷爾蒙異常,果然發現左邊腎臟上方有一顆1.5公分腫瘤,會診泌尿科,陳至正醫師確定李先生罹患「腎上腺腫瘤合併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患者的高血壓病因是腎上腺腫瘤分泌激素,影響鈉離子與鉀離子失衡,造成血壓、電解質不平衡,導致「繼發性高血壓」。陳至正醫師指出,腎上腺是內分泌器官,位於腎臟上方,是體內重要的內分泌器官,調控離子、分泌多種神經傳導物質與激素,當腎上腺出現腫瘤,可能導致醛固酮、鉀與鈉離子等電解質失調,造成低血鉀、高血壓、全身無力、心悸、月亮臉等症狀。

陳醫師表示,多數國人的高血壓,都是原發性高血壓,需要靠藥物控制,繼發性高血壓佔所有高血壓發生的原因約5%,是指其他疾病,如慢性腎臟病、內分泌疾病、腫瘤、或藥物使用導致的高血壓,可由手術或藥物來治療。陳醫師推估像李先生這種因腎上腺腫瘤導致的醛固酮分泌過多的個案,在國內臨床上並不少見,但許多患者並沒有被診斷出來。

「這類病患如果不積極治療的話,就是吃一輩子的高血壓藥物,但因為連藥物都無法控制,很容易會造成腦中風、心臟疾病、腎衰竭等嚴重後果。」陳至正醫師提醒,年紀輕就有高血壓,持續控制不佳,且有低血鉀時,就需要進一步詳細檢查,以便對症下藥,血壓趨於穩定,就可以不必服用高血壓藥物。
 
本文出處: 台灣新生報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非常容易,首先,將一把香​​菜洗乾淨,切小段,用清水煮沸10分鐘,冷卻後過濾到一個乾淨的瓶子裡,存放到冰箱。每天喝一杯,將你腎臟所有積累的鹽和其他毒素經排尿排出,並會發現從來沒試過有這麼大區別。 胃癌「免死金牌」————大蒜 洗腎「高手」—...

閱讀詳情 »

早上洗頭是很多人幾乎每天都在重複做的事情之一,但我們會發現很多有在早上洗頭的人身體很容易出現小問題,尤其是對於體質稍弱的朋友來講,很容易產生頭昏、頭痛、感冒、發燒的症狀。 翻攝rensheng2、aboutcancer     其實這些問題,都是因為我們選擇了一個不恰當的時間去洗...

閱讀詳情 »

翻攝cirujanogeneral、medicalpptonline     在多數人眼裡,拉肚子是個很常見的小毛病。但在出現以下情況時,很可能是某些癌症的報警信號,一定要儘早就醫,接受正確診斷和治療。   腸癌:晨起腹瀉或腹瀉、便秘交替。排便習慣和大便形狀發生改變,...

閱讀詳情 »

大家平時可能會在聊天的時候說起哪家公司的某人患上癌症了,隨著大家對健康體檢的重視,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少單位的人在體檢中會被查出癌症。但是,有些單位的人卻與癌症無緣。據報導,山西省某老陳醋廠已有300多年歷史,無論是去世的、退休的,還是在職的三代工人中,無一人患過癌症。而這家醋廠所在的地區則屬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