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血癌患者對基因療法反應良好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這項血癌治療研究結果可說是第一次新發現,而且是個大好消息。前幾日於芝加哥所舉行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會議中,醫學專家們公佈,這是首次針對多發性骨髓瘤治療所獲得十分罕見的成功。

參與研究的醫生群表示,這次針對多發性骨髓瘤採用的是新細胞及基因療法,雖然仍屬於早期研究,研究對像也並不多,只有35人,但振奮人心的是這35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對於治療都有良好反應,甚至高達33位於治療後2個月內都獲得了一定程度的舒緩。接著,近24位患者參與第二次研究,每位患者對於劑量增加也都有良好反應,算是100% 成功。

血癌患者對基因療法反應良好

美國癌症協會副首席醫療官Len Lichtenfeld博士表示 :「一般來說,大約10至30%的患者對於化學治療有良好反應,免疫系統藥物則可能是35至40%,基因靶向藥物治療則是70至80%,但不論哪一種,都不曾出現過100%的成功。這是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結果,但療效是否能夠持續,則有待時間來回答」。

在美國,每年會新增3萬多例多發性骨髓瘤病例,全球每年則新增11.5萬例。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的數據,這是男性第二快速增長的癌症,女性則為第三快速,每年患者增加速度約2至3%。至於在台灣,多發性骨髓瘤是第三常見的血癌。

這項治療方式稱為CAR-T療法,醫生們稱之為「活的藥物」,是一種一次性治療,將身體中的細胞倍增變成軍隊以打擊癌細胞。南京傳奇生物技術公司首席科學家Frank Fan博士表示 : 「關於細胞治療,雖然不敢說一定能夠完全治癒,但至少為癌症治療帶來一線曙光,目前我們正與西安交通大學醫生們進行對照試驗」。

南京傳奇生物技術公司計劃在中國持續進行研究,研究對像預計提高至100人,2018年初則改在美國進行研究,預計治療費用將在20萬美元至30萬美元之間(台幣約600萬至900萬),首席科學家Frank Fan博士表示「治療費用由誰支付將是一大問題,藥物製造過程非常昂貴,且無法大量製造,因為這必須是完全客製化,使得費用無法下降」。當研究結果成熟後,也許政府應該要好好思考該如何提供醫療補助,以便治療價格能夠更親民。

 

Reference :

A first: All respond to gene therapy in a blood cancer study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1025為本國籍30多歲女性,2019年9月至英國就學,今年3月28日返台,雖然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症狀,但在集中檢疫所進行專案採檢時檢出陽性。目前同班機接觸者26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首批AZ疫苗開打已經一周了,最新統計,符合接種資格的第一線醫事人員陸續已接種達1萬891人,不過,全台唯獨連江縣的開打人數還是「0」,一路掛蛋,究竟發生什麼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30)日透露有可能是當地湊不齊「一瓶疫苗打十人份」的基本開打人數所致...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記憶變差、雙腳麻痛竟是得癌症!29歲邱小姐因全身抽蓄送急診,抽蓄停止後,目光呆滯,表情漠然,家屬表示一個月前人還好好的,工作也正常,下班與同事一起出去玩,但逐漸像中邪似的,先是記憶力變差,忘東忘西,無法工作,接著在家喃喃自語,不太理人,帶她去收驚也沒變好。另一名6...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署今(30)日公布最新2019年醫療院所財報,符合公開財報門檻的223家醫療院所中,有194家都賺錢,整體收支有結餘,其中又以林口長庚最賺,不過看到國內賺錢醫院排名,基層醫護人員卻是大喊「無感!」,醫改團體更是要求衛福部應加速修法規定醫院總收入應有一定比例提撥於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