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解血便要注意 大腸鏡檢查發現瘜肉與惡性瘤

解血便要注意 大腸鏡檢查發現瘜肉與惡性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70歲謝先生,血便3天,到埔心鄉彰化醫院腸胃科門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有一處扁平瘜肉以及一處惡性腫瘤,即時安排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切除扁平瘜肉與外科腹腔鏡手術,將惡性腫瘤全切除,目前只需門診追蹤。

內視鏡黏膜下層切開術恢復快

該院腸胃科楊智超主任說,個案謝先生血便3天,安排大腸鏡檢查,竟然發現在大腸30公分處有3.7公分大的惡性腫瘤,另外,在大腸70公分處有3公分癌前病變的瘜肉。這兩處病灶若直接用外科手術切除,病患就只會剩下少許的大腸,手術後的生活品質將大受影響,會診外科討論後,癌前病變的瘜肉,先安排內視鏡黏膜下層剝離術,利用內視鏡將病灶完整切除,保留原病灶處的大腸;另1處3.7公分大的惡性腫瘤,則立即安排腹腔鏡手術切除。

楊智超主任指出,大腸惡性腫瘤是由黏膜生長出來,慢慢往下侵犯,近年來內視鏡的進步,已經可以利用放大內視鏡以及特殊的內視鏡光線評估惡性腫瘤侵犯的狀況,如果腫瘤還侷限在黏膜範圍,就可以用內視鏡黏膜下層切開術進行切除腫瘤;內視鏡黏膜下層切開術是利用內視鏡使用特殊電刀,將侷限在黏膜的病灶,由病灶下方的黏膜下層慢慢切開,像蘋果去皮一般,把病灶完整切下來。這項技術可以治療侷限在黏膜層的早期腸胃道腫瘤切除,優點是免開刀、出血少、恢復快,而且病患的生活品質會跟原本的情形一樣,不受影響。

糞便潛血篩檢 有助及早發現腸癌

國民健康署建議,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及高油脂食物,養成每天運動習慣,定期篩檢,以預防大腸癌的發生。而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50歲以上民眾應每1~2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但是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民眾,建議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年齡也要提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1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宿便不僅危害健康,還能讓你長出小肚子。每天排便,宿便和我沒關係?這個想法大錯特錯哦!先一起認識一下什麼是宿便吧! 宿便的典型表現: 天天排便仍有殘便感,或長期一周內持續3天以上不排便。 人的腸道有8-10米長,並且千褶百皺,平均每隔3.5厘米就有一個彎折,人們即使每天都排泄,也總會有一些食物殘渣滯...

閱讀詳情 »

一、做法將四兩糙米,用沒有沾過油的鍋,把糙米翻炒而不要爆裂,炒到黃褐色為止盛起,同時在鍋內放三斤水煮開後,放進炒過的糙米,馬上停火,原封不動放至五分鐘,然後將糙米過濾後當茶喝二、注意事項1、糙米茶不要與含蛋白質的食物一起喝,如牛奶。2、上面講的蔬菜湯與糙米茶不要同時喝,否則效果會減半,請務必遵守!(...

閱讀詳情 »

法國歌手Alama Kante,日前被診斷出副甲狀腺瘤,怕傷及聲帶斷送歌唱生涯,因此遲遲不肯動刀切除。今年四月時,接受醫生的建議以催眠的方式進行手術,手術過程中Alama Kante全程唱歌,確保聲帶不受傷,成為「全球首例!」 人與人交流,多數時候是靠説話來溝通,因此好好保養聲帶就變成很重要的課題...

閱讀詳情 »

女人在懷孕後,無疑成為了家庭的中心,備受呵護。而準媽媽體重出現增加是很正常的,因為腹中有胎兒要生長發育,但是這個增長也應該有限度,不能過多、過重,否則也會給母嬰身體健康帶來隱患。孕婦過於注重營養,孕期體重普遍增長過多,大大增加了孕婦患高血壓、糖尿病和生產巨大兒的危險。整個孕期體重增長最好保持在1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