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診間行醫記錄器錄影 法務部:需病患同意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醫療糾紛頻傳,不少醫師為求自保,在診間設置「行醫紀錄器」,透過錄音錄影等舉證資料,避免被告。不過,醫改會指出,醫師使用「行醫紀錄器」之前,依法應先經病患書面同意。

醫改會研究員張雅婷指出,病人在診間時,常因為檢查需要而出現衣不蔽體等尷尬畫面,有時還會討論到涉及個人隱疾的私密對話。如果在不知情下,被錄影錄音下來,確實對病患不公平。

張雅婷質疑,醫療院所是否有嚴謹把關機制來處理這些檔案,防止被不當使用?院方管理階層知情嗎?符合法律規範嗎?此外,如果日後發生爭議時,病人也有權利要求調閱嗎?

為此,醫改會發文至衛福部、法務部,詢問相關事宜,並建議儘速檢討修訂醫療隱私相關法制規定,以利醫病雙方遵循,以免醫病之間關係因「行醫紀錄器」而遭破壞。

張雅婷指出,最近接獲法務部回函,確定醫師診治病患時自備「行醫紀錄器」進行錄影錄音之蒐集行為,應先徵得病患當事人「書面同意」(個人資料保護法第八條第一項)。

另外,醫師以錄音筆、針孔攝影等錄音錄影,是否構成刑法妨害私生活秘密罪,須依具體個案判斷是否有正當理由而定。

不過,衛福部則尚未提出更進一步的說明與規範。

「國人應重建溫暖互信的醫病關係!」張雅婷呼籲,大多數病人都很尊重與感激醫護人員的辛勞,醫生們也是盡心盡力救治病人。希望醫病雙方不要以諜對諜方式進行互動,如有疑慮可先透過院內管道協調溝通。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80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行動不便銀髮族運動新選擇!為提倡失智症預防和關懷失智症患者,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特別與後龍鎮溪洲社區活動中心合作,辦理「延緩及預防失能照護」計畫,由苗醫復健科團隊治療師帶領,進行漢方有氧操,並將職能復健融入遊戲中,吸引長者一起動出健康。落實延緩及預防失能計畫  ...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No.127)文/李維棠整形門診諮詢時,常常遇到民眾拿著影視明星或高人氣網美的照片,要求打造電力媚眼、高挺鼻梁與豐尖下巴。然而擁有相同的五官,是否真的能夠打造美貌?看起來完美的臉龐,有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統一規則呢?美麗的臉龐可以被明確定義嗎?美麗的定義會隨著文化與個人的主觀偏好而衍生諸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乳癌是女性癌症死因的第4名,廣大女性無不擔憂乳房健康。許多女性急於及早發現病灶,嘗試許多不同檢測方式。然而這些方式真的有效或正確嗎?乳房X光攝影 能發現早期乳癌近日媒體報導提及,30歲以上的婦女,可以用乳房超音波來替代乳房X光攝影。然而此部分台灣進行本土研究結果顯示,即使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派駐越南台籍主管 在越南突發昏迷現年66歲、家住大肚的陳先生,10多年前跟著公司到越南擔任水電整修部門工程師,下轄50多位技術工程師;陳先生平日身體尚稱硬朗,但長年有高血壓疾病,習慣每次返台時取藥,本來一天吃一顆高血壓藥,後來因沒有定期量血壓、且沒有高血壓不適症狀,所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