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診間行醫記錄器錄影 法務部:需病患同意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醫療糾紛頻傳,不少醫師為求自保,在診間設置「行醫紀錄器」,透過錄音錄影等舉證資料,避免被告。不過,醫改會指出,醫師使用「行醫紀錄器」之前,依法應先經病患書面同意。

醫改會研究員張雅婷指出,病人在診間時,常因為檢查需要而出現衣不蔽體等尷尬畫面,有時還會討論到涉及個人隱疾的私密對話。如果在不知情下,被錄影錄音下來,確實對病患不公平。

張雅婷質疑,醫療院所是否有嚴謹把關機制來處理這些檔案,防止被不當使用?院方管理階層知情嗎?符合法律規範嗎?此外,如果日後發生爭議時,病人也有權利要求調閱嗎?

為此,醫改會發文至衛福部、法務部,詢問相關事宜,並建議儘速檢討修訂醫療隱私相關法制規定,以利醫病雙方遵循,以免醫病之間關係因「行醫紀錄器」而遭破壞。

張雅婷指出,最近接獲法務部回函,確定醫師診治病患時自備「行醫紀錄器」進行錄影錄音之蒐集行為,應先徵得病患當事人「書面同意」(個人資料保護法第八條第一項)。

另外,醫師以錄音筆、針孔攝影等錄音錄影,是否構成刑法妨害私生活秘密罪,須依具體個案判斷是否有正當理由而定。

不過,衛福部則尚未提出更進一步的說明與規範。

「國人應重建溫暖互信的醫病關係!」張雅婷呼籲,大多數病人都很尊重與感激醫護人員的辛勞,醫生們也是盡心盡力救治病人。希望醫病雙方不要以諜對諜方式進行互動,如有疑慮可先透過院內管道協調溝通。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80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入秋之後天氣變化大,又有秋老虎,早晚溫差很大,不少人因為一天當中忽高忽低的氣溫無法調節,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咳嗽!傳統中醫認為,身體的正氣不足,則會體虛,所謂的正氣就是人體的免疫力,至於肺氣虛就容易形成感冒體質;所以,想要預防因天氣變化而感冒咳嗽,可以朝向保養肺部,使肺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家的孩子已經三歲卻還未使用完整句子說話嗎?小心可能是語言遲緩,應盡快接受治療師評估!3歲的許姓雙胞胎,僅會少數詞彙說話,且僅能以手指比或狀聲詞表達想法和情緒,無法完整表達句子,經媽媽帶至醫院評估,確定語言發展僅有2歲能力。孩子語言發展障礙不及時治療 恐影響未來成長亞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本土劇女藝人白家綺日前在錄影中因腹部劇痛,而緊急送醫,經紀公司證實為急性膽囊炎,手術治療順利,而她本人公開貼文,秀出自己病床照,手上則是開刀取出的膽結石。醫師提醒,生產3胎以上、快速減重的女性為是膽結石的高危險群,務必提高警覺。 白家綺透過臉書表示,7年前健康檢查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為加速民眾2劑疫苗接種完成率,台北市政府鼓勵市民至COVID-19公費疫苗平台登記及預約接種,若錯過預約時間或沒有在平台登記意願者,可洽台北市23家醫院,透過醫院的預約掛號系統即可接種COVID-19疫苗。另有15個接種站開放現場登記接種,民眾可多加利用。 ▲COVI...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