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警告!保鮮膜使用不當有致命危害,保鮮膜不等於“保險”膜

為了保持食物的新鮮,抵禦外界細菌的入侵,許多人都會利用保鮮膜來作為屏障,但是,保鮮膜畢竟不是“保險”膜,這就意味著,使用保鮮膜也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如果使用不當,很有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使用保鮮膜的常識,以及如何正確的使用保鮮膜?

警告 保鮮膜使用不當有致命危害,保鮮膜不等於“保險”膜

1、不宜使用保鮮膜的幾類食物

  蘿蔔、黃瓜、豆角

100克裹上保鮮膜的蘿蔔存放一天后,其維生素C含量減少了3.4毫克,豆角減少3.8毫克,黃瓜存放一天一夜後,其維生素C的損失量相當於5個蘋果。

  剩菜剩肉

保鮮膜有一定的透氧性和不透濕性,並且阻隔空氣中的灰塵,延長食品的保鮮期,居家生活的確很常見。因其不透濕的特性,很適合保存水分較大的蔬果,但是生活中,人們卻往往用保鮮膜包裹剩菜和肉類。

熟食、熱食、含油脂的食物最好不要用保鮮膜包裝貯藏。因為這些食物和保鮮膜接觸後,很容易使其材料中所含的化學成分揮發,溶解到食物中,對健康極為不利。

警告 保鮮膜使用不當有致命危害,保鮮膜不等於“保險”膜

2、適合食用保鮮膜的食物:含水多的蔬果

蘋果、梨、油菜、韭黃等水分較大的蔬果適合用保鮮膜。

這些蔬果使用保鮮膜,不但能夠長時間保鮮,還會增加其中的某些營養素。在該項研究中,美國科學家發現100克裹上保鮮膜的韭黃,24小時後其維生素C含量比不裹時要多1.33毫克,油菜、萵苣葉多1.92毫克。

警告 保鮮膜使用不當有致命危害,保鮮膜不等於“保險”膜

3、分清種類再使用

目前,市場上的保鮮膜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普通保鮮膜,適用於冰箱保鮮;一類是微波爐保鮮膜,既可用於冰箱保鮮,又可用於微波爐,消費者在使用上要特別注意區別使用。

沒有註明適用微波爐的保鮮膜,就不宜在微波爐煮食及加熱用。即使有些保鮮膜聲稱可用於微波爐,使用時間也不宜過長,以防止食物溫度上升而導致保鮮膜融化,粘在食物上。

警告 保鮮膜使用不當有致命危害,保鮮膜不等於“保險”膜

4、盡量不要帶著保鮮膜加熱食品

保鮮膜中可能含有鄰苯二甲酸鹽和DEHA 等化學物質,微波爐加熱後會產生致癌物。因此食物包裝任何保鮮膜時,最好不要使用微波爐烹調或在蒸籠、電飯鍋中加熱;即使沒有接觸到也最好去除保鮮膜。

平時保存食品時,多多改用有蓋的瓷碗盤或不銹鋼容器。如果可能的話,買肉時,盡量用自備紙來包肉。食物裝在無蓋的陶瓷碗內,如果上面附蓋保鮮膜,不要裝滿以免碰到食物。

警告 保鮮膜使用不當有致命危害,保鮮膜不等於“保險”膜

5、若要加熱,避免與食物接觸

保鮮膜與食物表面最少應有25毫米空隙。而選擇耐熱玻璃、瓷盤等來代替保鮮膜覆蓋食物是一個古老卻很有效的方法,這樣可避免保鮮膜融化和保鮮膜中的增塑劑被食物吸收。

加熱油性較大的食物時,應將保鮮膜與食品保持隔離狀態,不要使二保鮮膜者直接接觸。因為食物被加熱時,食物油可能會達到很高的溫度,使保鮮膜發生破損,粘在食物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疾管署昨(26)日發佈今年第2例腸病毒重症死亡個案,發生在台南市,案例是1名3歲男童,因誘發腦炎不幸於11月中旬死亡,由於個案未出現腸病毒輕症典型病徵,讓臨床醫師判斷困難,疾管署呼籲,雖然台灣已脫離流行期,仍要做好保護措施。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均表示,今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許多主婦勤做家事,很容易罹患「板機指」,症狀如食指根部疼痛,彎下去就卡住,扳直就「喀」一聲,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胡家榮表示,如果出現類似狀況,可以多熱敷,做手指體操且讓手指適當休息。   51歲袁女士為清潔公司員工,打掃清洗時,手指經常需要反覆出力,3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46歲上班族男性經常感到頸部痠痛,最近發現逐漸出現雙腳緊繃,原先不以為意只做了些民俗治療,但越來越嚴重導致,走路一跳一跳,四處求醫都沒有明確的診斷,症狀也沒改善,直到有人警告他會不會得了「漸凍症」,受到驚嚇才就醫,進一步確診是頸椎骨刺惹的禍。   書田診所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不少人早上為了趕著上班、上學,早餐經常匆匆打發,或是因為起床太晚來不及,乾脆把早餐跟午餐併在一起吃,但早餐學問大,不僅是一天元氣的開始,養成吃早餐的好習慣,更可以維持血糖水平,減少糖尿病風險!雖然有些人習慣不吃早餐,覺得沒什麼大不了,可以在午餐、晚餐再「補」回來,但營養師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