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護理師小米的養身秘密

護理師小米的養身秘密  

如果有機會上台演講,我會分享什麼主題?

如果我今天不做護理師,我最想做是什麼?

答案只有一個,

我要用自己的故事來告訴身邊每個人,

「健康低GI飲食生活」真的超重要!

護理師小米的養身秘密

低GI(升糖)飲食的意義:

身體的血糖 會隨著吃進去的食物而有變化,

造成血糖快速上升的稱為「高GI(升糖)」

會讓血糖緩慢上升的稱為「低GI(升糖)」。

 

如果平常飲食都是吃高GI食物,

【胰島素】就必須頻繁做工讓血糖穩定,

假設三餐都這樣上演,

血糖起起伏伏的,胰島素也會跟著疲乏!

 

高GI飲食 讓身體處於 脂肪儲存模式

所以熱量都變成脂肪,當然就會變胖

更會導致身體三高困擾(血糖.血壓.血脂)。

→如下圖粉紅色區塊

 

低GI飲食則可以讓血糖始終穩穩的,

胰島素不崩潰疲乏,身體自然也健康。

→如下圖黃色區塊

 

但是絕對不能絕食減肥喔!

否則你會進入低血糖區(不是低GI喔),

幫助你消耗熱量的肌肉 就會離你遠去!

→如下圖綠色區

護理師小米的養身秘密    

當初會想執行低GI飲食生活,

只是單純希望自己能吃的健康,

沒想到改變飲食習慣 帶給我的收穫超級多!!

收穫有哪些? 聽我娓娓道來: )

 

優點1:皮膚狀況改善     

護理師小米的養身秘密

我執行 低GI飲食生活 一陣子,

一個很久沒見面的朋友說:

「小米的皮膚變好了!我記得你以前,

   臉整個過敏泛紅,而且常冒紅腫痘。」

我回去翻以前照片,

才驚覺皮膚狀況真的好蠻多的。

 

以前大學為了貪圖方便,

常買現成的方便食物(例如:麵包.炒麵),

吃東西不忌口,常亂吃東西,

造就了崩壞的膚況和身材(最左圖),

也因為這樣我以前超沒自信的。

 

直到飲食習慣改變了我的狀況,

臉不再過敏泛紅,也不會頻繁冒痘痘。

所以真心分享給跟我有同樣困擾的人,

學會怎麼選擇食物,

會發現真的是You are what you EAT!   

 

優點2:不會煮菜到喜歡下廚

護理師小米的養身秘密

因為知道 怎麼吃東西比較健康,

也開始講究食材和調味比例,

外頭商店晃一圈,符合標準的真的不多,

於是我開始學做菜。

 

從能吃就好的大鍋炒(真的只有能吃等級),

到現在知道 如何煮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色,

甚至可以跟朋友一起揪煮飯趴

研究新的低GI美味料理,

讓健康飲食變成一種好玩的習慣。  

 

優點3:開始愛上運動

護理師小米的養身秘密

以前不喜歡運動,但為了增肌減脂,

藉以提高代謝率,讓自己有本錢多吃點,

所以開始養成運動的習慣,

從踩腳踏車、快走、到跑步等,

也從有氧運動到肌力運動。

 

這裡特別幫女孩破除迷信,

肌力運動絕不會變成金剛芭比!

運動不只快樂的腦內啡增加,

自己的身體狀況也變好,體態也會跟著修飾。  

 

 4.努力可以練成馬甲線

護理師小米的養身秘密

許多人都抱怨說,已經整天都在練腰,

為什麼還是沒有馬甲線?

答案就是:『體脂太高了!』

 

但因為「低GI飲食生活」的習慣,

體脂也跟著降低,腹肌自然容易現形,

此時再搭配適度的肌力運動,

隱約的兩條線就會跑出來囉!

這是個男生女生都適用的好方法 : )  

 

 5.穩定三高數據

護理師小米的養身秘密

因為自己在「低GI飲食生活」收穫良多,

開始跟親友長輩分享「低GI飲食」的好處。

最讓我驚豔的,

不只是和我一樣氣色變好、體脂降低,

長輩們困擾許久的三高問題,

都因為飲食習慣調整而獲得改善!

 

當身邊長輩不用再為了吃三高藥物苦惱時,

我就下定決心要推廣這樣的健康飲食概念

  


 

以上我因為「健康低GI飲食生活」改變的故事,

希望能分享讓更多人知道,

一起皮膚變好,

學習成為好媳婦&新好男人,

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一起更健康。

 

如果幫得上忙,可以私訊我來討論,

如何透過「吃」讓自己更健康 : )

護理師小米的養身秘密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一名10歲的女童,兩年前因經常性腹痛就醫,但未被診斷出確切疾病,近期再度就醫發現,有大腸瘜肉,且因瘜肉太大引起大腸套疊。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任林雨利表示,幼年性的瘜肉被稱為「缺陷瘤」,早期難被發現,通常在腸套疊腹痛時才會被檢查出來,嚴重者需開刀切除,否則恐造成大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正值年輕的毛小姐,四年前因連續血便而至醫院檢查,沒想到竟診斷出大腸癌第二期,一輩子要靠人工肛門生活。 術後的她一開始腸胃功能並沒有很健全,排便也不正常,直到開始食用益生菌,半年來竟改善很多。 根據日本大阪醫院研究指出,腸道內若含有大量好菌能增加抗癌作戰能力。 但益生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失智症患者,短期內記憶退化的速度加快,病況惡化迅速,連近期的事情都不記得,家人及時將患者送醫。就醫接受大腦掃描後,發現是大腦的硬腦膜腔下有出血,立即安排手術取出血塊。 收治病例的亞東醫院神經內科賴資賢醫師表示,一般而言,腦膜下腔出血多是由碰撞造成,對於老人來說,輕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