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超驚險! 8歲姊姊目睹1歲妹妹被人拐走,她竟然就... 網友大讚:太勇敢了!

超驚險 8歲姊姊目睹1歲妹妹被人拐走,她竟然就... 網友大讚:太勇敢了!(示意圖 非內容本人via

福建一個爸爸發現兩個女兒失蹤了,心急如焚的爸爸隨後接到了大女兒的電話說妹妹被人抱走了。 爸爸立即報警,隨後警察根據大女孩的指示迅速找回了小妹妹。原來,這個8歲大的姐姐在和1歲的妹妹玩耍時, 看到妹妹被一個黑衣女子抱走了,機智的姐姐尾隨陌生人1個多小時, 跟丟後趕緊跟爸爸打電話。 這個姐姐太有偵探素質了,爸爸說等大女兒長大會建議她當警察。

超驚險 8歲姊姊目睹1歲妹妹被人拐走,她竟然就... 網友大讚:太勇敢了!

小姐姐太讚了!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悄悄尾隨而不是立即反抗值得讓所有孩子學習。無論是救別人還是救自己,被拐後想辦法告訴大人或想辦法逃離壞人尤為重要。

平時告訴孩子,被拐後該如何逃離壞人

1、裝瘋賣傻

對於人販子來說,不健康的小孩一般都不好賣,曾經有個11歲的小男孩被強行拖上車後,在車內被人問了幾個問題,小男孩不做回答,只是一直以傻笑面對,結果人販子以為小男孩有 智力障礙,將孩子丟下車離開。

2、上車前找機會逃跑

對於稍大一點的孩子,記得告訴孩子最好在被人販子拖上車之前逃跑。尤其是被人販子帶到熱鬧的地方時,為最佳的逃跑時機。這時可以大呼救命,尤其是如今大家對人販子人神共憤,在街上求助一定會有人幫忙。據悉,當被綁架上車而孩子還沒上車的過程中,這時的逃跑幾率是35%,而如果被拐上車後,逃跑的幾率僅為5%。

3、不要惹怒人販子

當被人販子擄上車或者被帶到無人的地方時,告訴孩子切記不要惹怒人販子。比如大哭大鬧、大呼救命、或者不吃飯等行為都是不可取的。幼兒教育專家小編告訴你,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冷靜地想辦法逃脫,甚至嘴甜一點換取人販子的信任。曾有個10歲的小男孩在被壞人帶走後,稱呼人家為叔叔、哥哥,因為乖巧聽話,叔叔甚至帶他去吃肯德基,在被救時,竟然跟壞人摟著在酣睡。 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保存自己,再偷偷找機會逃脫。

4、留下小標記

告訴孩子,如果未能逃脫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丟下自己身上的特徵小物,比如鞋子、帽子或求救小紙條等,最好寫上自己的姓名、年齡、家庭地址、電話號碼及父母姓名等內容,說明自己被拐賣、現在在什麼地方,請求見到字條的人馬上報警解救自己。

超驚險 8歲姊姊目睹1歲妹妹被人拐走,她竟然就... 網友大讚:太勇敢了!

爸媽如何避免孩子被拐?

預防5歲內孩子被拐,大人的看護最重要

逛街時一刻不要讓寶寶離開視線,帶1歲內寶寶出門最好背在胸前,放推車裡面時最好繫上安全帶;不要讓寶寶一個人在門外玩耍;買菜購物時不要讓寶寶到處跑;警惕無故接近或閒聊的陌生人;告誡孩子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跟陌生走;帶孩子到車站、遊樂場等人多的地方尤其要警惕。

5歲以上孩子的防拐教程

1、記住救命電話

爸媽平時就要注意讓孩子背熟家庭地址、爸媽的手機號、老師的電話、一些重要的急救電話,比如報警的電話110,火警電話119,急救中心電話120,交通事故電話122等,並且教會孩子打電話。平時多讓孩子單獨撥打爸媽手機歷練。

2、讓孩子警惕陌生人

包括拒絕陌生人的任何東西和食物,不要跟隨陌生人去任何地方,拒絕陌生人的任何要求,單獨在家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只要孩子對陌生人心存警惕,那麼孩子就很難被拐走。

超驚險 8歲姊姊目睹1歲妹妹被人拐走,她竟然就... 網友大讚:太勇敢了!

3、告訴孩子哪些人群是求助對象

平時告訴孩子,如果在外走失或找不到家人,可以向哪些人群尋求幫助,一般是身穿制服的,比如警察、保安、超市工作人員、銀行工作人員等,都可以成為求助對象。有空可以讓孩子看看制服的特徵圖。


轉載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5歲的陳阿美(化名),由於右上腹部絞痛,又伴隨發燒等症狀,就醫確診為膽結石造成急性膽囊炎,並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治療。術後由於傷口不大,主治醫師告知隔天即可出院,但怕痛的阿美擔心除了傷口疼痛外,還會有腹內臟器疼痛的問題,因此諮詢手術麻醉醫師,希望能降低術後疼痛。國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腦動脈瘤猶如不定時炸彈 微創手術讓你成功拆彈在花蓮慈濟醫院白色的走道上,一個個病患守在診間外等待醫師的到來,尤其放射科介入治療門診外,一群患者正等待著是他們的救星,被稱為「後山拆彈專家」的阮郁修醫師到來。阮醫師視病猶親,解釋病情時有條不紊,讓病患感到既親切又安心。病友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環境污染與食安問題 孕媽咪懼食人數激增二成台北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中心負責人李世明醫師表示,過去比較常見孕媽咪因擔心自己或胎兒體重過重而偏食或懼食,但近來因環境污染及食安問題時有所聞,更讓孕婦擔心肚子裡寶寶的健康而害怕吃下太多不安全的食物,長期引發懼食問題,估計人數激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2018年台灣老年人口一舉突破14%,正式宣告邁入高齡化社會。隨著人口不斷老化,年長者的聽覺功能障礙也逐漸受到大家的關注。聽覺功能退化會嚴重影響年長者的情緒、社交與日常生活,成為公共衛生與國民健康的重要議題。 奇美醫學中心1項聽覺生理學研究發現,聽覺與年齡呈正相關。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