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趕走憂鬱! 陳庭妮代言樂動計畫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運動可改善負面情緒!董氏基金會邀請藝人陳庭妮擔任「樂動校園計畫」活動大使,呼籲青少年透過運動紓解壓力,趕走憂鬱、煩悶、憤怒等負面情緒。醫師表示,研究發現,情緒易怒、暴躁的學生,每天下課固定慢跑30分鐘,一個月後,情況能獲得改善。

2012年全國大學生憂鬱情緒與運動習慣調查發現,18.7%的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23.3%常因情緒不佳而運動,87.4%認為運動後心情會變好。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詹佳真表示,青少年身心成長快速,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及人際關係而影響情緒,突如其來的變化,會使青少年不知如何表達,只好藉由發脾氣排解心裡的不愉快,其實運動是最有效舒壓及預防憂鬱症的方式。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2008年開始推動樂動校園計畫以來,共有14萬名學生參與慢跑活動,累積圈數達2387萬3829圈,距離相當於地球到月球來回62圈。

葉雅馨指出,若以青少年每週2節體育課,每次慢跑3圈計算,一個學期可累積100圈,但參與樂動校園計畫的學生,每位同學一個學期能跑250至300圈,可見運動需要培養。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29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幫助媽媽在懷孕期間減緩腰痠背痛情況,及解決寶寶出生後該如何正確洗澡的問題,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邀請婦產部、護兒中心、物理治療師等團隊,教導新手爸媽們如何溫和地幫寶寶沐浴及懷孕期的舒緩運動。物理治療師蔡子涵指出,媽媽在孕期中,會出現體態上變化、重心轉移,若肌力不夠,就可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醫學進步,癌症治療效果也逐漸提高,尤其近年來放射治療技術不斷推陳出新。臺中榮總放射腫瘤部醫師劉怡君指出,銳速刀、螺旋刀、光子刀、威力刀等,這些機器在放射治療技術精進、劑量率提高等各方便功能提升,也提供給患者更精確且安全的治療方式,且副作用相對也降低,是患者一大福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2歲簡女士,中風半邊癱瘓,造成左手臂無力、肩膀抬不高、手指頭無法完全打開,生活中很多事情只能靠右手操作或需要別人幫忙,左手幾乎沒有功能,需要長期復健;中風後,手功能的恢復特別緩慢,很多病人恢復了走路能力,但手部仍然無法抓握物品,失去自我照顧的能力。科技復健 活化大腦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跌倒是銀髮長者常見的居家意外!85歲的廖老先生,日前就是因在家踩小凳子換燈泡,不慎跌落而斷3根肋骨,緊急治療後需再靜養一個多月才能逐漸復原。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急診醫學科游秉勳主任表示,很多來急診就醫的長者,都是因為不想一點小事就麻煩子女,或是子女剛好不在家,所以就自己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