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近1成兒童有過動症 8成可靠藥物治療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對幼稚園或國小老師來說,最頭痛的大概就是班上幾位時常上課分心、影響同學的孩子了;而醫學上,稱做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ADHD),也就是俗稱的過動症,在台灣平均每100位學童,就有5到10位有過動傾向。研究顯示,若能適時搭配藥物,治療效果將事半功倍。

成大醫院精神科紀美宏醫師表示,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至今原因不明,但被認為和遺傳有關。主因為在腦部額葉皮質下迴路的功能異常,且神經心理學檢查有腦部執行功能障礙、注意力缺失、工作記憶較短暫等現象。

臨床上常見的ADHD包括注意力短暫、無法專心聽別人說話、容易分心、健忘、喜歡需短暫注意力或能感受刺激的活動、常有過動等不停歇的肢體小動作、且個性容易衝動、沒有耐心等。

紀美宏進一步說明,目前醫界普遍認為環境心理因素並不會造成ADHD。但ADHD常合併有其他心理發展障礙,例如學習障礙、人際關係問題及焦慮憂鬱等。且約有3分之2的ADHD在青春期仍持續有這些症狀,雖然活動量嚴重度減少,但是不專心和衝動仍然持續。

如何治療過動症?紀美宏指出,研究顯示,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以中樞神經興奮劑的藥物治療輔以行為治療。且藥物對8成ADHD患者有明顯療效,主要功用在於改善注意力、減少好動、增強自我控制力;部分患者服用後,可能會影響食慾和睡眠,但不會有成癮問題,請家長放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71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68歲的K先生,因解尿不順至醫院就診,泌尿科醫師發現,患者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指數高於正常值近70倍,安排切片檢查後報告顯示為攝護腺癌,隨後經磁振造影後也發現儲精囊、骨盆腔淋巴結及骨頭等都有轉移病灶,診斷為轉移性攝護腺癌。3成第四期轉移型攝護腺癌 需用賀爾蒙治療控制病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年約60歲的母親,11年前發現乳房有異狀,當時因小孩年幼、擔心確定乳癌後治療會影響家庭生活、無法照顧孩子,因此直接拒絕切片診斷。然而,癌細胞在她體內越長越大,直到去年求診時,癌細胞已超過十公分、乳房潰爛破皮,可怕的是,發現肝臟、肺臟、骨頭及心包膜都有轉移的病灶,確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年逾60的林先生皮膚狀況一直不好,他始終認為是因過敏體質引起的濕疹,但在皮膚科就診多年也不見起色,令他相當困擾。直到近期女兒在新聞上看到不少知名人士都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查找資料才發現,皮膚炎也是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常見症狀之一,趕緊陪同林先生至血液腫瘤科檢查,才就此確診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彰基兒童醫院和台灣導盲犬協會合作,在兒童感染科醫師的感染監控之下,Arthur(亞瑟)逐步進入兒童醫院工作,並由彰基兒醫協同部長蕭建洲醫師為亞瑟授袍(戴上領巾)正式進入兒童醫院出任務;亞瑟也將啟動牠的神奇療癒力,舒緩病童及照顧家屬的身心靈。醫療輔助犬亞瑟 搖尾巴感謝第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