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進補過度 快喝綠豆湯、冬瓜茶化燥

進補過度 快喝綠豆湯 冬瓜茶化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到了冬天,隨處可見主打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的店家,提供了進補的方便性,但因為這些藥膳含有許多溫補的藥材,例如黃耆、桂枝、茴香等,都是屬於容易化燥的藥材,醫師也提醒,若是出現口乾舌燥、口腔潰瘍、便秘、流鼻血等現象,可以服用綠豆湯、冬瓜茶或是多吃蔬菜水果來改善。 

3大補湯聰明吃 看體質別亂補

另外,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唐玫珊醫師表示,不少人會自行購買藥膳包來燉煮食材,中藥房常見的冬令進補藥膳主要有四物湯、八珍湯、以及十全大補湯。但不同體質對於冬令進補的需求也不同,若服用與體質不合的藥膳,就會發生不良反應。以下針對常見的進補藥方簡單的說明:

●四物湯/四物湯包含熟地黃、白芍、當歸及川芎等藥材。屬於溫補,男女皆可服用,有促進血液循環、幫助造血的功能,可改善臉色蒼白、頭暈目眩、血色素偏低、指甲或手掌部位發白等症狀。但若體質並非血虛,或是燥熱的體質,服用四物湯後,常常會覺得口乾舌燥、臉上容易長青春痘。


●八珍湯/將四物湯加四君子湯(人參、白朮、甘草、茯苓)後即為「八珍湯」,功效在於益氣補血及改善消化系統吸收的功能,主治面色蒼白、氣短懶言、頭暈目眩、胃潰瘍、消化不良等症狀。倘若體質不是氣血兩虛的人,服用八珍湯後,容易口渴、便秘及口腔潰瘍。

●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再加上肉桂、黃耆就是十全大補湯。在冬令進補中最常被做為藥膳,增加了補氣及溫陽的藥效,適合面色蒼白、四肢冰冷、體力不足、習慣性腹瀉的體質服用。所以,若不是嚴重的血虛、氣虛及陽虛的體質,服用就容易口乾、發痘子、便秘、口腔潰瘍、難入眠或是流鼻血。

因此,唐醫師也提醒,每個人體質不同,而且可能兼有數種體質,因此建議進補前宜先向中醫師諮詢,尤其是有慢性疾病或是痛風。另外有一些比較溫和的藥材,如山藥、蓮子、紅棗、枸杞、及何首烏等,因為屬於較平性的藥材,適合加到料理中,能發揮藥膳的功能又鮮少發生不良反應。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年近70歲的李伯伯,日前因發高燒而到急診,醫師發現患者有糖尿病病史且臉部嚴重膿腫,安排住院治療,牙醫師檢查發現病人滿嘴爛牙、右上顏面嚴重膿腫,立即給予排膿緊急治療,顏面嚴重蜂窩組織炎膿腫才逐日改善消腫,住院一週後康復出院。 衛福部苗栗醫院牙科郭佳維醫師指出,患...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近年來隨機殺人事件一再發生,台北市昨日發生的無故殺童案件,殘忍奪去無辜兒童的生存權,同時也點燃全台人民的憤怒。台灣兒科醫學會代表所有兒科醫師,對這類事件強烈譴責,並呼籲政府決策與行政部門,均應以此為鑑,積極行動以避免這類憾事再度發生。 台灣兒科醫學會聲明全文如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清明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其中一節,此時正是萬物滋長的時節,花卉草木生長於一片氣清景明的氣氛中。古代清明節的前一天是「寒食節」,人民不准升火,只吃冷食,此習俗也延續至今,民眾在清明節當天效法古人,從市場買薄麵皮,包裹當季的蔬菜及豆干與豬肉等食材成捲做成「潤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患者關節退化,要是聽到醫師說要開刀「換關節」,通常會怕到說不要,甚至忍隱長年劇痛也不願意挨刀。日前一名80歲的莊姓阿嬤, 10多年前在送貨途中,不慎連人帶車跌倒,膝蓋從此痠痛不適,直到去年,痛到難以忍受決定要換「膝關節」,又想到自己79歲,忌諱中國習俗的「9」...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