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度在乎PSA 攝護腺癌患者罹焦慮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攝護腺特定性抗原(PSA)」,是攝護腺癌篩檢與追蹤的重要指標,但曾有一名末期攝護腺癌的病患,從開始確診到接受治療,每星期都自費測量PSA數值,當看到數值微幅上升,就會變得焦躁不安,甚至開始懷疑治療是否沒效,因而罹患「PSA焦慮症」。

台北榮總一般泌尿科主任張延驊表示,許多攝護腺癌病患對於PSA數值過於敏感,其實PSA絕非評估治療轉移性攝護腺癌的唯一指標,過分在乎反而會影響心情,導致提早放棄治療,甚至錯過治療機會。

張延驊強調,攝護腺癌治療藥物,有些在初期會造成PSA數值些微的上升,且每個人對於藥物的反應速度不同,既使PSA未立刻下降,也不代表治療無效。

根據國際攝護腺癌臨床實驗工作團隊臨床實驗結果評斷標準建議,轉移性攝護腺癌的治療評估項目有4大面向,分別為PSA值、臨床症狀、腫瘤大小及骨轉移現象。張延驊呼籲患者,當改變治療策略時,應給予3個月的觀察期,交由專業醫師評估治療成效,患者本身需保持樂觀正面的態度,相信醫師的治療策略,才能成功抗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68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淋巴癌分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何杰金氏淋巴瘤,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周文堅表示,前者發生率較高、高達9成患者屬此類型。台大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部醫師林耘曲指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又以惡性程度高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最常見,佔率約5成,病程快又猛,未及時控制短短數月就可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持續或是反覆拉肚子、甚至伴隨血便,不要以為只是吃壞肚子,當心罹患了潰瘍性結腸炎。1名30多歲的男性上班族,跑廁所從1天3、4次到5、6次,甚至嚴重到1天10次,幾乎離不開馬桶,且全身癱軟無力,嚴重影響到正常工作,最初以大腸激躁症治療,後來開始出現血便,經過進一步檢查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8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患者每年新增逾1萬7千多人,平均每5分鐘就新增一位患者,大腸直腸癌更已連續14年蟬聯10大癌症之首,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也顯示2020年約1930萬人罹癌,估計到2040年罹癌人數將超過3020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年節將近,相較於平日的粗茶淡飯,許多人開始迫不及待大魚大肉樣樣來,導致消化系統功能紊亂,進而誘發或加重痔瘡出血。日前即有一名30餘歲的彪形大漢,平日飲食來者不拒也毫不節制,再加上工作忙碌,導致每天回家如廁、與洗澡後肛門反覆出血,拖至一個多月才就醫治療,當時因血紅素低下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