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年男運動突發心肌梗塞 「AED」救一命

中年男運動突發心肌梗塞 「AED」救一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4歲的陳先生,過去身體一向健朗,不抽菸也沒有心臟相關疾病或家族史。一天早上到公園騎腳踏車爬坡時,突然感到口乾舌燥、心悸、喘,並伴隨胸痛、胸悶、全身冒冷汗,隨後就暈倒,眼睛上吊、呼叫沒有反應,旁邊的路人主動幫陳先生施行心肺復甦術(CPR),隨後公園管理員攜帶管理中心之公共自動體外去顫器也是俗稱傻瓜電擊器(AED)過來幫忙,當場依據語音指令,幫陳先生電擊一次,陳先生便恢復自發性循環(ROSC),待消防隊救護技術員到達現場,協助將病人送醫做進一步的處理。

成年人猝死 高比例因心臟造成

臺灣每天約60人死於心臟病,心臟疾病已經蟬聯國內十大死因第二名超過十年以上。臺中榮總急診部林子傑主任說明,成年人猝死,有八、九成是因為心臟的原因所造成的。冠狀動脈提供心肌所需的血液跟氧氣,而冠狀動脈疾病最主要是因為不穩定、富含脂質的粥狀樣斑塊突然破裂,引發血小板聚集,產生纖維凝集塊,形成局部血栓並導致血管阻塞,一旦完全阻斷導致心肌壞死,就會產生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 及時搶救避免腦缺氧

林子傑主任解釋,心肌梗塞死亡的有一半以上在送達醫院前就死亡了,最主要的原因是當心肌在缺氧或壞死的時候,心臟電位容易變的不穩定,很容易誘發心律不整。其中心室纖維顫動是心因性猝死最常見的初始心律,心臟只是在顫抖,心室無整體收縮能力,無法造成有效的心臟輸出量,如不及時搶救,常造成患者腦部缺氧甚至死亡。

電擊去顫術 影響病人預後效果

電擊去顫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心室纖維顫動發生時,前1分鐘使用電擊器,超過九成的病人都可成功轉變到正常心律,每晚1分鐘使用,機會減少7-10%,也就是說5分鐘後再使用約僅有50%的機會。心室纖維顫動被成功轉變到正常心律,恢復到正常跳動,對於病人的預後是有很大的差別,所以說為什麼希望能在到院前就能提早使用。

【延伸閱讀】

青少年第二劑BNT打不打? 李秉穎:間隔12週降心肌炎風險

試管難避免早產? 「胎嬰健康風險檢核表」四階段自我評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0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花蓮強震造成當地大樓倒塌、多人死傷,台北慈濟醫院第一時間調派急診醫師,與新北市災害醫療救援隊,同赴花蓮協助救災,並準備急救藥物,提供救援隊使用。提供醫療服務 爭取救人機會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部主任陳玉龍及醫師許耀升,目前已在現場救災。陳玉龍主任說明,現場約50多位的特搜隊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腎上腺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內分泌器官,不僅分泌激素、調控免疫系統,還可維持體內電解質等等,當功能受損不全導致分泌過低或過高時,恐使腎上腺長出腫瘤,且分為良性與惡性腫瘤,並會危及生命。所幸目前針對腎上腺腫瘤,可利用達文西併超音波定位螢光顯影腎上腺切除,解除致命危機。腎上腺疾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今年的6天春節假期,加上學生放寒假,是民眾安排出國旅遊的熱門檔期。近年來出國旅遊已是常見的休閒活動,安排豐富旅遊行程外,也應該提升出國旅遊的疾病預防觀念,才能保障旅遊品質。避免高感染風險疾病 可於出國前施打疫苗童綜合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莊詩慧表示,出國前可至衛福部疾管署的網站...

閱讀詳情 »

【文/Beauty美人圈.Letisha】 期望擁有一口潔白牙齒,想必是許多人的目標!除了用吸管喝飲料、喝完咖啡等飲品要馬上漱口、每天認真刷牙、使用牙齒美白貼片外,還能怎麼改善或預防呢?不妨試試迪麗熱巴、金裕貞、泫雅、雪炫等女星的方法,都很簡單執行呢!  #迪麗熱巴:用「棉花棒」刷牙 我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