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敏、乾眼症易混淆! 新技術一照就知

過敏 乾眼症易混淆! 新技術一照就知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秋冬交替之際溫差大、時晴時雨,眼睛出現紅癢、乾澀、有異物感、不自主流淚,甚至刺痛、畏光等症狀時,民眾常自行推斷是季節交替的過敏,殊不知可能是乾眼症而延誤了治療時機,亞東醫院副院長暨眼科部主任張淑雯建議及早就醫檢查找出病因、對症治療。
乾眼症已是第五大眼疾
據統計,50歲以上,每6人有1人有乾眼症,65歲以上增加至每3人就有1人,是眼科常見疾病;國外統計高達8成6的乾眼症患者,都有瞼板腺功能障礙,也就是脂質層的油脂分泌不正常,導致淚水快速揮發而罹患乾眼症。然而隨著科技發達,年輕3C族、中年的患者也逐年增加。
張淑雯表示,有患者點了好幾年的人工淚液,眼睛始終乾澀未改善,透過乾眼脂液檢查儀的「瞼板腺體照相」最新技術檢查才發現瞼板腺阻塞,進一步接受熱脈動儀治療後乾眼症狀好轉,省去每小時都點人工淚液的麻煩。
推出「瞼板腺體照相」新功能
張淑雯表示,過去診斷乾眼症,是利用淚液試紙測試、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只能檢查淚水分泌是否正常,無法準確診斷瞼板腺的脂質分泌是否正常;所幸拜醫療科技進步,乾眼脂液檢查儀推出「瞼板腺體照相」新功能,有別於僅具單一光源,只能分析眼睛中央的瞼板腺;如今,透過動態三光源的技術,以機器兩側打燈,加上手持光源裝置,將眼睛中央、左側、右側的瞼板腺同時成像清楚、無死角,透過超高解析度的影像,只需五分鐘就可幫助醫師診斷瞼板腺體是否有退化、萎縮的情形。
若確診為瞼板腺功能障礙,過去最簡單的點人工淚液治療方式僅是治標不治本,目前則是可使用熱脈動儀治療,透過結膜內側加熱、眼瞼外層加壓按摩,直接從眼睛內部疏通瞼板腺,讓脂質正常排出。
亞東醫院於日前舉辦「乾眼大作戰」系列活動,提供「乾眼脂液檢查儀」檢查與醫師衛教講座,張淑雯觀察到現場除了50歲以上的年長者,也有不少年輕3C族特別來現場請教醫師與檢查,顯示受乾眼症狀所擾的族群擴大,「乾眼脂液檢查儀」已於亞東醫院開始啟用,醫師呼籲關心眼睛健康,或眼睛不適且尚未就醫的民眾儘早檢測。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93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期因韓劇爆紅的古早味零食「椪糖」,讓許多人投入親自製作椪糖的行列,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海洋大學陳建利老師與大家分享椪糖製作的科學原理以及食安要點,讓大家安心享受接受椪糖遊戲的挑戰!椪糖科普教學 糖漿「焦糖化反應」陳建利老師表示,在熬煮糖漿的過程中將大量空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戴口罩、勤洗手防疫不鬆懈,但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卻常面臨卡「關」!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中年女性。如果疾病控制未達緩解目標,容易因為關節發炎腫痛、動作卡卡,不僅脫戴口罩需要更多時間,也難落實洗手完整步驟,病友無奈成為Lady「卡卡」,恐成個人防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土疫情持續平穩,今(14)日無本土確診及死亡個案,新增8例境外移入病例,其中4人屬突破性感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4名遭疫苗突破性感染個案中,有3人接種過科興疫苗,另有1人接種BNT。 ▲今(14)日新增8例境外移入個案。(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9歲的普通上班族葉先生,平時沒有不良嗜好或特殊疾病,左耳已於多年前耳聾,近期因工作壓力大,入夜後難以入睡,某日起床後發現右側耳朵突然聽不見,影響原有的生活。所幸緊急就醫,經醫師以類固醇診治後轉至高壓氧中心進行治療,右耳聽力從75分貝進步到35分貝,左耳也從120分貝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