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民瘋《魷魚遊戲》戳椪糖! 椪糖科普教學看這

全民瘋《魷魚遊戲》戳椪糖! 椪糖科普教學看這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期因韓劇爆紅的古早味零食「椪糖」,讓許多人投入親自製作椪糖的行列,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海洋大學陳建利老師與大家分享椪糖製作的科學原理以及食安要點,讓大家安心享受接受椪糖遊戲的挑戰!

椪糖科普教學 糖漿「焦糖化反應」

陳建利老師表示,在熬煮糖漿的過程中將大量空氣混入,使糖漿產生許多空隙,冷卻後,這些保留空隙的糖塊就是椪糖。若製作椪糖時加入小蘇打(碳酸氫鈉),因其在加熱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可使糖漿出現更多氣泡空隙,椪糖也會更蓬鬆。

此外,熬煮糖漿時,砂糖加熱至150℃以上會發生一連串的化學變化,讓原本透明的糖漿轉變為帶焦糖香氣的褐色糖漿,這個過程稱為「焦糖化反應」。

臺、韓製法相同 戳下形狀增食用樂趣

臺、韓兩地的椪糖製作方式大抵相同,臺灣椪糖的作法是讓膨脹的糖漿與容器一起靜置,冷卻定型後,再稍微烤熱容器底部脫模即完成;韓國椪糖的作法,則是將膨脹的糖漿倒在平面上,以壓餅器等平面器具把糖漿壓成扁平,再以各種形狀的模具輕壓糖漿表面,讓椪糖上印有特殊形狀,在食用前可以用牙籤或餐具試著戳下形狀,增加食用樂趣。

製作椪糖過程 留意食安要點

陳建利老師提供幾個居家自製椪糖的食安建議,首先,小蘇打務必選用食品級的產品,可至合法的食品材料行、烘焙材料行購買,購買後保存在陰涼乾燥的地方,避免吸濕受潮結塊發生;家中砂糖若有吸濕結塊等變質現象,則不可繼續使用。

此外,加熱糖漿時,注意不要把糖漿煮燒焦,燒焦所產生的物質對人體健康有不良影響;煮糖漿的器皿或勺子,須留意是否為食品級耐熱容器,也勿使用罐頭、鋁罐、不耐熱、非供食品使用的容器具來加熱糖漿、製作椪糖。

【延伸閱讀】

接種疫苗有這3種症狀 恐是心肌心包膜炎 趕快就醫

胃鏡檢查新選擇 不適度降低、檢查更精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8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協助病患在手術時,能更為安全,且達到最佳的手術預後,花蓮慈院婦產部改良現行的微創手術方式缺點,獲得不錯成績。不僅在世界三大婦產科內視鏡醫學會之一的亞太婦產科內視鏡暨微創治療醫學會的各類報告評比中,從多國中脫穎而出,榮獲多項大獎肯定,未來也將提供給婦女朋友在治療婦科疾...

閱讀詳情 »

糖尿病是「吃出來的富貴病」!網路上傳言有許多相關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地雷,像是:愛吃甜食、澱粉的人容易罹患糖尿病;控制糖尿病第一要訣就是穩定血糖,近來也有一些穩控血糖研究指出,維生素D有助於控制體重和血糖,避免糖尿病加重,到底真實性如何? 糖尿病對健康影響很大,會加速衰老,損害腎臟、心血管系統、眼睛和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美國軍艦爆發病毒群聚感染,海上隔離超過2個月!美國海軍第五艦隊發聲明指出,美國海軍兩棲突擊艦「麥克亨利堡壘號」(USS Fort McHenry),自去(107)年底至今年3月,陸續有25名船員罹患類腮腺炎。但海軍官員也強調,24名患者已康復,並派遣軍事醫療隊後續評...

閱讀詳情 »

想讓外表看起來更有曲線?光是一昧減輕體重可不夠,有效「增肌減脂」,找回身體動人線條才是王道!中醫師表示,其實想要讓身材更玲瓏有致,除了積極動起來,多做肌力訓練外,善用中醫辨證論治,根據個人體質適度調理脾胃機能、提升新陳代謝,更是輔助加分的好方法。 好身材關鍵是「增肌減脂」?1公斤脂肪,體積是等重肌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