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適時改變想法 免於情緒壓力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現今生活忙碌,民眾白天上班晚上兼顧家庭,需要扮演多種角色無限循環,往往深深感受到時間不夠用,又加上氣候不穩定,民眾很容易出現焦慮、疲勞、或肩頸痠痛,並衍生出壓力;基隆市衛生局指出,長期的壓力或過度情緒問題,會造成腎臟負擔,導致腎上腺素分泌不足而使自己無法有效對抗壓力,俗稱「腎上腺疲勞」,或者說是「身心症」。

基隆市衛生局表示,根據研究壓力心理學家漢斯.薛利提出「一般適應症候群」理論,說明人面對壓力的反應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警覺反應期,感覺生活步調變化與壓力,身體上出現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的徵象。接續是適應及抵抗階段第二階段,逐漸適應外來壓力,恢復耐受力,忙於工作中也感受不到疲累,相對達到正向效率。最後,第三階段是衰竭階段,長期或過度的壓力會造成耐受力惡化,工作效率降低,自覺能量耗盡且身心疲累。

基隆市衛生局指出,身體面對壓力時,腎臟器官會分泌腎上腺素「壓力荷爾蒙」,除了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使血糖及血壓升高,而刺激細胞釋放能量如葡萄糖、脂肪、氨基酸,足以應付壓力所需能量。一般說來,適度壓力能夠激發個人的潛能,薛利主張壓力是生活中調味料,適度調味可以帶來健康,超過則會造成過度的身心負擔,可能導致生活適應問題、工作倦怠,嚴重影響到身體及心理上的健康。因此如何有效調解壓力,可以說是人人都需要學習的重要課題。

基隆市衛生局建議,飲食方面,平日多攝取全穀類食物、深海魚類、新鮮蔬果,補充鈣、鎂、維生素B及C群,可改善腎上腺疲勞;在意念方面,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提出「人不是被事物困擾,而是被自己對事物的觀點所困擾」。面對情緒壓力,首先要瞭解壓力的來源,從不同角度思考可能的解決方式,選擇適應個人解決途徑,過程中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性,才能適度且正常的放下情緒壓力。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92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罹患青光眼,約佔25%的機率恐造成失明,在國內已經成為後天失明的的主要原因;永康奇美醫院中醫部中醫師王宏銘指出,主要是因眼內稱為房水的液體,會在眼睛內部不斷流動,當排水構造出現障礙時,眼內壓力上升,就會傷害到視神經,也就是青光眼。 初期症狀不明顯 慢性青光眼易延誤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角膜潰瘍會使患者出現眼睛疼痛外,還可能出現視力模糊症狀,主要是因角膜出現傷口,促使細菌、病毒或黴菌等侵入,造成角膜內層感染;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眼科主任蔡文淵指出,尤其又以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者屬於高危險族群,且多以細菌性最為常見。 異物入侵眼睛 導致角膜潰瘍 臨床上,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造成25至60歲年齡層失明常見原因就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罹患糖尿病十年以上,占三分之一都會出現視網膜病變;新竹台大醫院眼科醫師何奕瑢指出,主要是因長期處於血糖濃度高,當微血管出現缺氧現象,就會產生新生血管因子,若嚴重至演變非增生性視網膜病變,這時應盡快接受全視網膜雷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