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避免藥物過敏 痛風之友協會免費基因檢測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日,一名患有痛風的劉姓男子,經過醫師詳細說明,並接受基因檢測後,確認體質不會出現過敏反應或藥物副作用,開始服藥治療,已有效清除痛風石,至今2年都未復發。中華民國痛風之友協會首席顧問暨台北宏恩醫院痛風治療中心主任陳峙仰表示,目前臨床上多使用一線抑制尿酸形成藥物,可降低尿酸濃度和減少痛風發作機率,但有少數患者可能產生嚴重過敏現象。台灣團隊研究發現,若患者帶有特定基因(HLA-B*5801),可能產生嚴重過敏現象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出幾百倍。

但若痛風患者於用藥前進行基因檢測,可將此風險降低百倍。目前,包括美國、及台灣的風濕病醫學會,皆強烈建議用藥前應進行基因檢測。現在,中華民國痛風之友協會提供免費基因檢測的機會,痛風患者可至http://goutfriend.blogspot.tw/2014/03/register.html登錄報名。

陳峙仰說明,造成痛風的主因是尿酸過高,而導致尿酸升高的因素除了高普林的飲食,如海鮮、內臟、不正確的保健食品等,還包含遺傳以及代謝症候群,其實飲食造成的高尿酸血症僅佔了20%,主因還是在遺傳,若三等親內有人罹患痛風,則罹病機率為常人10倍以上,而肥胖者罹病機率為常人5倍。

尿酸過高若未妥善治療,容易使尿酸隨血液跑到全身,造成腎功能衰竭、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甚至尿酸形成結晶導致痛風。治療急性發作多半使用止痛劑、類固醇或秋水仙素;陳峙仰說明,針對高尿酸血症,會請患者優先減重及改善飲食,若為遺傳性或有痛風石發生時,才需開始長期藥物治療。

陳峙仰也提醒,家族有痛風病史者為高危險群,需妥善控制體重及飲食,避免海鮮、內臟類及火鍋高湯;若已在服藥者,也需遵循醫囑並長期追蹤,1~3個月需回診一次,若定期服藥1至2年搭配妥善的健康管理,就有可能調降藥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17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女性懷孕時長出妊娠紋,婦產科醫師徐金源表示,當肚皮快速膨脹,導致皮膚真皮層纖維蛋白斷裂,就會產生妊娠紋,一般多出現在懷孕6、7個月之後,生產前更明顯。而懷孕體重增加過多、懷雙胞胎或多胞胎等,都會讓妊娠紋大增。 攝取維生素C及E、擦適合護膚油 幫助減少妊娠紋 徐金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80歲邱女士日前因昏迷被送往台南市立醫院急診,家屬表示患者兩天前突然無法言語、食慾不佳、人越來越虛弱,甚至站不住;經詳細診察與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腦室內出血及水腦症。該院神經外科鄭憲宗醫師透過暫時性腦室外引流與腦室腹腔引流手術治療,患者術後恢復良好,已出院回家休養。 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9歲小家有次體育課後被發現意識不清地躺在操場上,在同學攙扶下才勉強用右腳支撐走回教室,送醫被診斷為動脈血管病變引起的缺血性腦中風,在治療及復健後,已可在輔具使用下自行行走。 65%留下永久動作障礙 成大醫院小兒部余文豪醫師指出,每年每10萬兒童約有2~13例的兒童罹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快樂」兒童節剛過,兒童真的快樂嗎?根據一篇2017年1月發表於《兒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約有5%的兒童青少年罹患憂鬱症,其中有學習、行為、焦慮和注意力疾患,或處於壓力、經歷失落或有家族憂鬱症病史的兒童,有較高的罹患風險;而有從事中度或劇烈運動的兒童較不易出現憂鬱症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