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重要!【起床後不能做的8件事】- 第七點你肯定天天做!危險喔!(歡迎分享)

重要!【起床後不能做的8件事】- 第七點你肯定天天做!危險喔!(歡迎分享)

【起床後不能做的8件事】- 第七點你肯定天天做!

● 一. 忌醒後馬上進食

經過一夜的睡眠,胃在清晨也還處於“半夢半醒”的狀態,需要十幾分鐘至半小時才能甦醒。而且早上唾液和胃液分泌量相對較少,如果立即進食,尤其是吃一些難消化的食物(如肉類等),易導致消化不良。

 小叮嚀

建議晨起後最好先喝一杯水,過段時間再進食。這一杯水,不僅能補充睡眠時失去的水分,增加消化液的分泌,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心血管意外的發生。

這杯水最好是與室溫相同的白開水,冬天可以喝溫白開水,果汁、咖啡、牛奶、碳酸飲料、淡鹽水等都不適宜。還要注意,晨起飲水不要過猛,一口一口喝對身體更有益處。

● 二. 忌醒後立即起身

不少人早上醒來便急匆匆地爬起來,卻被一陣頭暈目眩的感覺“擊倒”。因為睡醒後,人體由抑制狀態轉入興奮狀態需要一個過程。如果立即起身穿衣、洗漱,身體沒適應過來,血流也比較慢,不能及時將氧氣輸送到大腦,就容易出現頭暈、眼花等不適。因此,醒來後先別急著起身,可以先仰臥床上做以下活動。

 小叮嚀

首先,兩手搓熱,乾洗臉數次,然後依次按摩太陽穴、後腦勺、脖子,反复20次;其次,兩手半握拳,輕捶腰背部10次,然後捶打雙側大小腿外側;最後用兩腳跟交替蹬腳心,然後雙腳対掌摩擦,使腳心感到溫熱。

● 三. 忌醒後立即工作

有人工作任務緊,醒來後就投入緊張工作。但此時大腦供血不足,不僅導致工作效率低,還容易疲勞。因此,工作再忙,醒來後最好睜眼躺在床上,想想一天的計劃,讓正在“休息”的肌肉和血液慢慢“清醒”。然後緩慢起身,伸個懶腰。還可以在床上做個小的伸展運動,放鬆全身肌肉。

 小叮嚀

左腿伸直,右腿彎曲,雙臂水平張開,上身有節奏地扭轉20次;然後仰臥,身體蜷縮,雙手抱膝,靜止一會,然後緩緩上下滾動20次。

● 四. 忌醒後劇烈運動

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晨起適度鍛煉對健康益處很多。但有些人早上起來就馬上開始進行劇烈運動,比如仰臥起坐、跑步、廣場舞等,還有人為了趕車上班,一路小跑,累得氣喘吁籲。

其實,早晨進行劇烈運動會刺激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同時打亂自主神經節律,讓人一整天都緊張焦慮。路上盡量從容不迫,建議不要快走或者小跑。早鍛煉時,不妨做一做“養生操”。

 小叮嚀

平躺並放鬆身體,五指交叉,掌心向上置於頭頂,腳尖交替伸直和上鉤,同時左右轉體;然後用雙手掌根依次從上到下搓熱前胸及兩肋;接著,用掌心順時針按摩臍周諸穴50圈;最後,用雙手半握拳輕輕拍打雙下肢外側,感覺下肢外側皮膚溫熱即可。如果要起床運動,建議以輕柔和緩的運動為主,如散步、太極拳和八段錦。

● 五. 忌醒後立即小便

晚上水喝多了,或者有尿頻、尿急症狀,凌晨常會被憋醒。如果急匆匆地起身去廁所,往往會頭暈。然而,睡眠時,人體代謝水平降低、心跳減慢、血壓下降,各項生理機能都運轉緩慢。此時突然下地去廁所,膀胱迅速排空,易誘發低血壓,引起大腦短暫性供血不足,導致排尿性暈厥。

 小叮嚀

即便尿憋得再急,也不要馬上起身往廁所跑,而要慢慢起身,在床邊坐上幾分鐘,再慢慢走向廁所。

● 六. 忌醒後立即疊被子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著要養成起床馬上疊被子的“好習慣”。然而,起床後不馬上疊被子,是有益身心健康。因為,即使是非常整潔的臥室,每張床上的被褥裡也至少有1500萬隻蟎蟲。由於房間裡的塵蟎在乾燥、透露的環境中不易生存,而疊好的被子會輕易保存人體的溫度和汗液,因此給塵蟎創造了生存條件。

 小叮嚀

起床後馬上疊被,這些物質不易散發,導致有害物質積累和微生物繁殖,不僅改變被子纖維的性質,到晚上再次被人體吸收,從而危害健康。因此,起床後不要馬上疊被和整理床鋪,而要將被子翻轉過來,讓被子的內側朝外,同時將門窗打開通風,等洗漱完再疊好被子。

重要!【起床後不能做的8件事】- 第七點你肯定天天做!危險喔!(歡迎分享)

● 七. 忌醒後賴床不起

許多上班族遇上節假日,便習慣躺在被窩裡賴床。但賴床不起的人多數有這樣的感受:躺久了反而覺得四肢發沉、精神萎靡、頭暈目眩,還不如像工作日早早起床那樣精力充沛。

其實,久臥傷氣,而且睡懶覺不利於人體陽氣宣發,導致氣機不暢,易行滯疾。還有人鬧鐘響了幾遍,才匆忙起身洗漱,這會使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自主神經發生紊亂,容易讓人心情煩躁。據研究,與起床較遲的人相比,早起者身體更健康,心情更愉悅。

 小叮嚀

不論何時都要養成不賴床的好習慣。工作日早睡,盡量早起片刻,留出喝杯水、吃早餐的時間。節假日不要賴床,去早市逛逛,買點新鮮蔬果,回來做頓早餐犒勞自己,最好是到戶外參加有氧運動,這遠比賴床要更愉快。

● 八. 忌起床不拉開窗簾

不少人起床後懶得拉開窗簾。其實,要想從睡眠狀態中迅速、完全地清醒過來,最好先拉開窗簾,讓陽光照射進來,給生物鐘一個信號。此時,身體才會停止分泌令人困倦的褪黑激素,增加大腦內血清素(帶來愉悅感和幸福感的激素)的水平。

 小叮嚀

順手打開窗戶,在窗邊站立片刻,吸幾口清新的空氣,給大腦提供充足的氧氣,可使大腦加速清醒。陰雨天打開臥室的燈,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重要!【起床後不能做的8件事】- 第七點你肯定天天做!危險喔!(歡迎分享)

以上都是談到起床後的禁忌,

下面來看看起床後要做什麼事情養生吧!

(1). 早上起來喝一杯水

經過一夜的睡眠,沒有一滴水的攝入,人很容易脫水,而一杯涼開水則是有益的補充;這對於腸胃也起到了清理作用;還能清清口,幫助你從睡眠狀態中清醒過來。可以在前一晚臨睡前將一杯水。最好是溫水,不要太燙也不要太冷。

(2). 慢慢起床

一早起身不應該太猛烈地起床,要慢慢的起身。如果太猛的話會造成血液直衝腦門,引起頭暈等症狀。

(3). 上廁所

早上起床的話如果可以上廁所將腸道內的「大事情」辦掉,將有利於腸胃的清理,對於機體皮膚的保養也是很顯著的。

如果此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分享出去,讓更多人受益喔!

 

其他閱讀:

你一定要知道!震驚!常喝7種水,早死!

多喝這3杯水,救命!可惜沒幾個人知道(請分享)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6031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近來一例一休的話題鬧得沸沸揚揚!國際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勞工工時排名全球第5名,過長的工時也使得上班族用眼過度。一項國人隱形眼鏡使用習慣線上調查顯示,九成民眾每天工作超過8小時、五成每天隱形眼鏡配戴長達12小時以上。專家指出,因應高用眼時代,已有突破性矽水膠日拋,添加與...

閱讀詳情 »

7大原則和孕期憂鬱說再見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蘇渝評 女性受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因素影響,比男性更容易出現「憂鬱情緒」。其中,生理方面,在經期、懷孕、產後、停經時,容易因為荷爾蒙的變化,影響情緒波動,因此,特別時期更應重視如何安定情緒。   孕期憂鬱情緒從何來? ...

閱讀詳情 »

孕期常見的過敏症狀&原因 部分孕婦容易出現明顯的過敏症狀,如皮膚癢疹、蕁麻疹、眼睛癢、喘鳴、鼻子過敏等等。唯有了解和懂得觀察過敏跡象,平日照護、必要時儘快就醫,才能維持母胎健康,順利度過孕期。 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奐樺‧亞東醫院皮膚科主任王淑惠(依內文出現順序排列) 亞東醫...

閱讀詳情 »

告別母乳生活 成功退奶不縮奶 文/彭曉薇 採訪諮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資深國際認證泌乳顧問張桂玲 最讓哺乳媽咪們在意的事情之一,就是害怕當停止哺乳後,胸部不僅會縮小,還會失去原本的豐滿與彈性,禾馨民權婦幼診所資深國際認證泌乳顧問張桂玲將給予哺乳媽咪最完善的建議,協助媽媽們順利離乳,並且維持完美胸型。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