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重要!女人一生不可錯過的抗衰老關鍵點!

核心提示:衰老是人類生命進程必經的一個階段,不可抗拒,但是可以延緩,未病先防。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衰老及衰老相關疾病日益成為世界範圍內備受關注的醫學問題和社會問題。

重要!女人一生不可錯過的抗衰老關鍵點
1、8歲開始影響女性生育能力。 8至13歲此階段早發育女性開始產生荷爾蒙變化,其他身體性徵也逐漸產生變化。
2、10歲青春期開始萌芽。應注意營養均衡與體格發育,多做運動。
3、18歲智齒發育。人類臼齒3顆,與草食性動物一顆一顆長的方式很像,6歲長成第1大臼齒後,每隔6年長1顆,18歲智齒發育,方便繼續嚼食富纖維質的新鮮蔬果。
4、20至25歲骨骼發育達到頂峰。要攝入足夠的維生素D、K,及膠原蛋白,可多喝豆漿、多吃深色蔬菜。一般來說,30歲前存好骨本,對骨質密度增加較有益處,運動也有幫助。

重要!女人一生不可錯過的抗衰老關鍵點

5、23至30歲是最佳生育年齡。此時卵子品質佳,身體完全發育成熟,此時生育母親嬰兒都健康,且有能力照顧小孩。超過此段年齡層,30歲卵子質量均逐年變差,生殖能力下降。應注意勿攝取過量的熱量,運動、睡眠、飲食兼顧。
6、30歲新陳代謝能力下降,比較容易發胖,應注意不能吃太飽,以8分為宜。要多運動,消耗熱量。
7、37歲關節開始磨損,尤其膝、髖關節。開始注意運動的形式,減少高衝擊性運動、劇烈球類,改以中等強度的走路、體操、太極拳等。下樓梯時放慢速度,不要過度彎腰取物。營養方面,可適度吃些含膠質、潤滑關節的東西,例如黑木耳、白木耳、海帶、川七葉、豬腳、鳳爪等。

8、40歲白髮開始出現。因為毛囊中的黑色素細胞不活躍,宜避免長時間因眼鏡或是帽子壓迫頭皮,造成毛囊萎縮。頭髮平均壽命為5至7年,各種營養的均衡可以延緩白髮的出現,特別是維生素B群可延緩白髮生成。此外,需注意頭皮的清潔。

重要!女人一生不可錯過的抗衰老關鍵點
9、41歲大腦進入中年期,腦重量逐漸減輕,到60歲大腦進入老年期,腦細胞每天流失5千到1萬個,腦部供氧減少,老年腦神經細胞數,比青年時期減少20%至30%,老人腦供血量也比年輕人減少約17%,領悟力、記憶力受到影響。要減緩腦部老化、保持頭腦靈敏,宜多從事社交活動,或是動腦工作,如:社區活動、讀書、下棋、打麻將、園藝、歌唱或彈奏樂器。
10、42歲骨質疏鬆出現,應加強維生素均衡,可做些快走運動以減緩骨質密度的退化。

11、48歲開始出現老花眼的症狀。眼睛聚焦能力下降,為保護眼睛、緩和衰老,多到戶外走走、看看遠景,吃些含維生素A、C、E食物或深綠色蔬菜,也可補充葉黃素等。癮君子宜戒菸,以避免白內障提前發生。
12、通常49歲開始掉髮,頭髮直徑比20歲略短10幾微米,數量也逐漸減少。應提早注意頭皮健康、多吃黃豆、甘藍菜、青花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13、50歲是更年期平均年齡。骨質密度迅速惡化,運動、飲食更需注意,多攝入鈣質,可吃黃豆製品(如:豆腐)、蔬菜。別喝太多咖啡或茶,1天內咖啡不超過300cc、茶不超過500cc,兩者相加總量不超過500cc。

重要!女人一生不可錯過的抗衰老關鍵點

14、53歲聽力開始惡化。有些藥物會產生傷害,勿隨便服藥,需遵從醫囑,同時,勿因聽力差而開大音響。
15、55歲開始皮膚乾燥,容易有皮膚病症。要避免曝曬太陽,可以吃適量的全麥、燕麥,攝取橄欖油、花生、杏仁、腰果、深色蔬菜、胡蘿蔔素食物,以維持皮膚健康。
16、60歲白內障問題出現、肺活量為30歲的一半、肝臟重量約為青壯期的6成。 60歲以後進入老年期,身體開始​​老化,各器官重量減輕、功能減退。視力問題應避免曬太陽,上午10點到下午2點避免在太陽下,以減少紫外線傷害。少吃甜食,維持正常血糖。

17、63歲多數人血糖明顯偏高。每天30分鐘運動可促進身體運用糖份的能力,可多吃高纖維、全麥或糙米。血糖升高將更加損害自40歲起即逐漸萎縮的腎臟功能。

18、65歲心血管功能此時明顯減退,需注意血壓是否升高,定期檢查血壓。勿吃過多鹽,少吃內臟,多蔬果,每天充分運動,以改善血液循環,避免造成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病。

19、79至81歲是平均壽命。節制飲食,做好前面各年齡注意事項,此時自然能享受成果。女性膀胱22到80歲間尿容量大體一致,但因為膀胱負責控制液體流出的括約肌力量減弱、敏感度降低,才易產生尿急現象。

(圖片來源:CFP)

相關文章閱讀:

不要亂拔或剃腋毛?姐妹們,讓我們遠離乳癌!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25844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口罩網路實名制實施至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共約12萬人完成登記繳費卻沒有前去領取,8月31日將分階段開放補領,原則上由簡訊通知,到原指定地點領取,若遇到結束營業店家,可以重新選擇門市,補領費用由政府支出。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民眾在口罩實名制2.0/3....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鄰近國家新冠肺炎疫情再傳波動,香港在7月13日突然傳出53名新確診,日本東京也單日新增2百多名病例,外界猜測新冠病毒恐怕再度變異,疑似傳染力更高;同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面對疫情變化,將香港與澳洲由原本低風險國家,升級至中低風險國家,縮短居家檢疫的規定加嚴。 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治療腦損傷以及失智症等神經退化疾病,一直以來,均為醫界的研究重點。近年來,幹細胞再生醫學受到矚目,國衛院則破解其中關鍵,那就是具有促進組織再生能力的「幹細胞外泌體」。 國衛院細胞與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李華容指出,臨床研究顯示,幹細胞有望修復神經系統損傷,但幹細胞培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宜蘭報導】林姓老先生曾因摸到脖子腫塊就醫,經檢查發現頸部右側的淋巴結腫大,切片後發現是癌細胞作祟,且疑似來自頭頸癌,但口腔與咽喉處卻皆未發現病灶,因此斷定為「原發部位不明轉移癌」。透過手術切除淋巴結,並搭配放療與化療,至今已5年未復發。 羅東博愛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林育靖表示,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