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重要!女人一生不可錯過的抗衰老關鍵點!

核心提示:衰老是人類生命進程必經的一個階段,不可抗拒,但是可以延緩,未病先防。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衰老及衰老相關疾病日益成為世界範圍內備受關注的醫學問題和社會問題。

重要!女人一生不可錯過的抗衰老關鍵點
1、8歲開始影響女性生育能力。 8至13歲此階段早發育女性開始產生荷爾蒙變化,其他身體性徵也逐漸產生變化。
2、10歲青春期開始萌芽。應注意營養均衡與體格發育,多做運動。
3、18歲智齒發育。人類臼齒3顆,與草食性動物一顆一顆長的方式很像,6歲長成第1大臼齒後,每隔6年長1顆,18歲智齒發育,方便繼續嚼食富纖維質的新鮮蔬果。
4、20至25歲骨骼發育達到頂峰。要攝入足夠的維生素D、K,及膠原蛋白,可多喝豆漿、多吃深色蔬菜。一般來說,30歲前存好骨本,對骨質密度增加較有益處,運動也有幫助。

重要!女人一生不可錯過的抗衰老關鍵點

5、23至30歲是最佳生育年齡。此時卵子品質佳,身體完全發育成熟,此時生育母親嬰兒都健康,且有能力照顧小孩。超過此段年齡層,30歲卵子質量均逐年變差,生殖能力下降。應注意勿攝取過量的熱量,運動、睡眠、飲食兼顧。
6、30歲新陳代謝能力下降,比較容易發胖,應注意不能吃太飽,以8分為宜。要多運動,消耗熱量。
7、37歲關節開始磨損,尤其膝、髖關節。開始注意運動的形式,減少高衝擊性運動、劇烈球類,改以中等強度的走路、體操、太極拳等。下樓梯時放慢速度,不要過度彎腰取物。營養方面,可適度吃些含膠質、潤滑關節的東西,例如黑木耳、白木耳、海帶、川七葉、豬腳、鳳爪等。

8、40歲白髮開始出現。因為毛囊中的黑色素細胞不活躍,宜避免長時間因眼鏡或是帽子壓迫頭皮,造成毛囊萎縮。頭髮平均壽命為5至7年,各種營養的均衡可以延緩白髮的出現,特別是維生素B群可延緩白髮生成。此外,需注意頭皮的清潔。

重要!女人一生不可錯過的抗衰老關鍵點
9、41歲大腦進入中年期,腦重量逐漸減輕,到60歲大腦進入老年期,腦細胞每天流失5千到1萬個,腦部供氧減少,老年腦神經細胞數,比青年時期減少20%至30%,老人腦供血量也比年輕人減少約17%,領悟力、記憶力受到影響。要減緩腦部老化、保持頭腦靈敏,宜多從事社交活動,或是動腦工作,如:社區活動、讀書、下棋、打麻將、園藝、歌唱或彈奏樂器。
10、42歲骨質疏鬆出現,應加強維生素均衡,可做些快走運動以減緩骨質密度的退化。

11、48歲開始出現老花眼的症狀。眼睛聚焦能力下降,為保護眼睛、緩和衰老,多到戶外走走、看看遠景,吃些含維生素A、C、E食物或深綠色蔬菜,也可補充葉黃素等。癮君子宜戒菸,以避免白內障提前發生。
12、通常49歲開始掉髮,頭髮直徑比20歲略短10幾微米,數量也逐漸減少。應提早注意頭皮健康、多吃黃豆、甘藍菜、青花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13、50歲是更年期平均年齡。骨質密度迅速惡化,運動、飲食更需注意,多攝入鈣質,可吃黃豆製品(如:豆腐)、蔬菜。別喝太多咖啡或茶,1天內咖啡不超過300cc、茶不超過500cc,兩者相加總量不超過500cc。

重要!女人一生不可錯過的抗衰老關鍵點

14、53歲聽力開始惡化。有些藥物會產生傷害,勿隨便服藥,需遵從醫囑,同時,勿因聽力差而開大音響。
15、55歲開始皮膚乾燥,容易有皮膚病症。要避免曝曬太陽,可以吃適量的全麥、燕麥,攝取橄欖油、花生、杏仁、腰果、深色蔬菜、胡蘿蔔素食物,以維持皮膚健康。
16、60歲白內障問題出現、肺活量為30歲的一半、肝臟重量約為青壯期的6成。 60歲以後進入老年期,身體開始​​老化,各器官重量減輕、功能減退。視力問題應避免曬太陽,上午10點到下午2點避免在太陽下,以減少紫外線傷害。少吃甜食,維持正常血糖。

17、63歲多數人血糖明顯偏高。每天30分鐘運動可促進身體運用糖份的能力,可多吃高纖維、全麥或糙米。血糖升高將更加損害自40歲起即逐漸萎縮的腎臟功能。

18、65歲心血管功能此時明顯減退,需注意血壓是否升高,定期檢查血壓。勿吃過多鹽,少吃內臟,多蔬果,每天充分運動,以改善血液循環,避免造成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病。

19、79至81歲是平均壽命。節制飲食,做好前面各年齡注意事項,此時自然能享受成果。女性膀胱22到80歲間尿容量大體一致,但因為膀胱負責控制液體流出的括約肌力量減弱、敏感度降低,才易產生尿急現象。

(圖片來源:CFP)

相關文章閱讀:

不要亂拔或剃腋毛?姐妹們,讓我們遠離乳癌!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25844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你有睡覺打鼾吵到別人的困擾嗎?長期睡眠期間打鼾的人,經常被枕邊人嫌棄打鼾聲太大而影響兩人的感情,半夜還可能被自己的打鼾聲驚醒,且無論睡了多久,一早醒來仍然昏昏沉沉,總是覺得自己睡不飽而影響讀書或工作效率。更令人擔憂的是,長時間睡眠品質低下,讓身體沒有充足的休息,容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0歲陳先生,脖子右邊出現一個5x4公分的明顯腫塊,吞嚥時伴有異物感,以往仰睡習慣,也因腫塊變大導致無法仰睡只能側睡,藉此減少壓迫感才能睡著。就醫檢查診斷為良性甲狀腺結節,因為結節已出現壓迫症狀,建議其開刀治療,可是他不想開刀,經兩次細針抽吸,建議可考慮使用「甲狀腺結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肺癌死亡率佔全球之冠,更連續10年蟬聯國內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躍居台灣「新國病」。一名南部的農夫某天下田時,上背部到下背部突然莫名劇痛,他原以為休息幾天就會好,卻遲無緩解,就醫竟確診肺腺癌第四期,且癌細胞轉移至骨頭和淋巴,接受傳統化療效果不佳,醫師建議可自費搭配免疫藥物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許多研究證實,空汙為肺癌的重要因子,台大最新調查發現,空汙還會增加年輕人頸動脈厚度,長期接觸氣態汙染物、懸浮微粒、懸浮微粒,將影響年輕人心血管健康。 日前台大醫院研究團隊召開記者會,公布這項研究成果,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應邀出席時表示,去年健診報告顯示,輕微心律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