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阿嬤白內障 變色人工水晶體更顧目睭

阿嬤白內障 變色人工水晶體更顧目睭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76歲的黃阿嬤日前被診斷出罹患白內障,她想起老伴之前也曾經因為白內障去做了手術,裝了人工水晶體,心中雖不害怕,但是卻對於各種不同的人工水晶體功能感到迷惑,不知該如何選擇,進而遲遲沒有去做手術;所幸諮詢醫師後,決定選擇變色人工水晶體,因為在室內是透明片,在室外會變成黃色片,能過濾紫外線和部分藍光,可以更加保護目睭,因此她決定在重陽節後,由孫子帶她去做手術。

水晶體變混濁就形成白內障

眼科醫師何一滔表示,白內障是因為眼睛的水晶體變混濁,由於水晶體構造本來是透明的,變混濁後就形成白內障影響視力;而水晶體有如凸透鏡,光線透過水晶體後可聚焦在視網膜黃斑部,若是水晶體變混濁,就會影響光線進入,而白內障的眼睛就好像原本透明的蛋白被煮熟了。

年紀越大越易罹患白內障

白內障的成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與年紀增長水晶體退化有關,所謂的「人老珠黃」就是形容這種狀態,何一滔醫師指出,年紀越大就越容易罹患白內障,所以老年性白內障居多;而且紫外線也是造成白內障的重要因素,因為紫外線會使眼睛內蛋白質胺基酸細胞變化,尤其是大氣層出現破洞,紫外線越來越強,都是白內障病人日漸增多的原因。其他原因則有外傷性白內障,或是由於使用類固醇藥物產生的藥物性白內障,以及因為代謝性疾病產生的併發性白內障,另外還有高度近視也比較會有早發性白內障的產生。

逐漸邁向精準白內障手術醫療

白內障的治療方法日新月異,何一滔醫師進一步指出,藥物治療效果有限,因此多以手術治療為主;在早期,白內障手術稱之為復明手術,但是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則由超音波乳化小切口的屈光白內障手術,進展為現今的無刀飛秒雷射手術。不但手術方法越來越進步,品質也越來越好,而且可以同時矯正散光、近視、遠視、老花等問題,逐漸邁向精準白內障手術醫療時代。

全視線原理的可變色人工水晶體 適用於大部分的白內障病人

除了手術方法進步之外,也發展了不同設計和特殊材質的人工水晶體,使得白內障手術邁向客製化的新境界!何一滔醫師說,早期人工水晶體是硬式的,之後因為人工水晶體材質上的進步,而有了可摺疊的人工水晶體,甚至在顏色上也有了變化,因為紫外線與藍光也是造成白內障與黃斑部病變的重要原因,因而有了黃色或其他顏色的人工水晶體;最新推出的人工水晶體有一種類似全視線變色眼鏡原理的鏡片,是可變色的人工水晶體,除了原本可阻擋紫外線的效果外,好處是出門在大太陽下,人工水晶體會變成淡黃色,還可以過濾部分藍光,而且不會感覺太刺眼,在室內鏡片回復透明不會變暗,由於材質穩定度高,適合大部分的白內障病人使用。無論白內障病人選擇何種人工水晶體,白天外出在大太陽底下配戴太陽眼鏡仍是必要的防護措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9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1名50多歲的高先生,初次至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乃誠門診就診時,手中拿著1疊厚厚的過去抽血的報告,上面更用心寫了各種筆記,甚至自己整理了過去醫師給他的用藥紀錄。在如此謹慎自律且持續用藥的狀況下,最後1次抽血報告膽固醇控制仍不理想,尤其在低密度膽固醇脂...

閱讀詳情 »

(示意圖,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失智和健忘怎麼區分? 大腦是最早老化的一個器官。二十歲是我們大腦達到最高峰的時候,然後便開始衰老,四十歲時腦細胞每日的損耗量已高達近一萬個,若不及時照護我們的大腦,最後不只是「金魚腦」記性不好而已,失智症也可能會找上門。 失智和健忘的區...

閱讀詳情 »

支氣管氣喘 支氣管氣喘是一種常見的發作性肺部過敏性疾病,是多種炎症細胞參與的氣管慢性炎症。臨床上表現為反覆發作性的喘息、呼氣性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等症狀,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作、加劇,常出現廣泛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後緩解。氣喘的病因認為與多基因遺傳有關,受遺傳因素和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全球新冠疫情三週大漲20%!中央指揮中心指出,全球疫情連3週大幅上升,近1週平均日增455,385例確診,以美國、印度、法國、巴西及英國為多,尤其歐洲上週確診數較前週增加43%,更是重災區。衛福部長陳時中28日再度呼籲,電梯等場所要戴口罩、洗手,也可預防流感和腸病毒。國內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