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震驚!市售蜂蜜一滴真蜜都沒有?只有人工香料? 五招檢驗步驟,判斷有沒有喝到黑心蜜(一定要看!歡迎分享)

震驚!市售蜂蜜一滴真蜜都沒有?只有人工香料? 五招檢驗步驟,判斷有沒有喝到黑心蜜(一定要看!歡迎分享)

標籤上大刺刺寫著「蜂蜜」兩字的產品,在SGS採用同位素值和蛋白質含量等兩道關卡比對後發現,這非但不是百分之百純蜜,更誇張的是完全沒有任何一滴蜂蜜成分,而為求謹慎,我們委請化學系教授判讀,幾乎斷定這些蜂蜜,其實根本不含蜜。等於消費者喝下的是一堆糖水化合物,最可怕的是,抽樣三件產品,三件都不合格,不合格率100%,可見市面上到處充斥以人工香料、糖精製造,而不含天然蜂蜜的黑心蜜。

調和蜜沒蜜,而市售真蜜就真的「不純砍頭」嗎?《今周刊》更進一步到賣場挑選兩罐包裝精美,單價較高且標示「百分之百」天然蜂蜜,送交SGS檢驗,看看這到底是否真如業者所標示,全都是真蜜?但檢驗報告,竟也令人失望。

其中的「糖」成分有六成是人工轉化糖,也就是連買了所謂的純蜜喝下肚,都有可能攝入一堆非蜂蜜的物質。檢測蜂蜜多年的陳裕文就表示,多半摻假的蜂蜜都是以五比五、六比四等比例作調和,卻明目張膽地標榜是天然蜂蜜,除有欺騙之虞外,更傷及消費者健康。

蜂蜜的成分到底有沒有法規可管?答案竟是:政府僅對蜂蜜的等級定標準,並未規定蜜的合格成分。換言之,調和蜜並不違法,至於完全由糖和人工添加物調和成的黑心蜜,只怕也不在食品安全的管轄範圍了,拿上述三罐一滴蜜都沒有的調和蜜,和根本不純的純蜂蜜來說,都只能用標示與內容不符來究責,沒人去管有沒有添加什麼非法物質了。

香料、甜味劑對下一代的戕害是危機中的危機,奶粉、優酪乳裡的人工甘味劑,是免疫力下降、骨質疏鬆的主因;牙膏、芳香劑所含的人工香料,容易引發噁心、暈眩,甚至致癌。這也是為何高血壓、高血脂和血糖等三「高」是台灣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因為香甜而罹病的狀況更是嚴重。統計指出,台灣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是過敏體質,從一九九○到二○一○年的二十年間,過敏疾病發生率迅速攀升二十倍。而台北市國小學童氣喘發生率,也由七○年代的一.三%增為十五倍,二○○○年後達一九%。至於台灣的過動兒比率竟高達七至八%,也就是十二位台灣小孩,就有一位是過動兒。


五招教你快速辨別蜂蜜

震驚!市售蜂蜜一滴真蜜都沒有?只有人工香料? 五招檢驗步驟,判斷有沒有喝到黑心蜜(一定要看!歡迎分享)


1. 濃稠度、清澈度:手指放在瓶子後面,若看不清楚五指,表示為天然蜂蜜,反之五指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就是假蜜。或是用湯匙舀一匙往下倒,黏稠度越大,蜜絲拉得越長,則真蜜成分愈高,反之含水量高,拉絲會有斷裂的情況,則假蜜可能性高。

2. 結晶:天然的蜂蜜若放在冰箱一陣子,會產生自然的細緻乳白色結晶,而假蜜則不會有結晶產生。

3. 加水搖振:若加入一定比例的開水,蓋上蓋子快速的搖晃,若泡沫多且消失慢,顯示內含高度的蛋白質,可推測為天然蜂蜜;若泡沫少且很快地消失,則可能為假蜜。

4. 國產認證標章:最好選購經過國產蜂蜜認證的瓶裝蜂蜜,不要向來源不明的攤販購買,並且要注意標籤上的廠商標示,以及製造日期。

5.顯微鏡檢測:若家中有顯微鏡的讀者,不妨將蜂蜜拿到顯微鏡下便知真假。只要放大四百倍以上,應該就可以看到一粒粒的花粉顆粒,若有花粉顆粒則表示為真蜂蜜的比例高,若無花粉顆粒,則可以確定為假蜜。

 

原文出處: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92745-102191?page=1

歡迎分享~~~~~~~~~~~~

 

其他閱讀:

重要!飯後吃『它』,大量排出體內致癌物質,

可惜沒幾個人知道!(快來看看,歡迎分享)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60785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面對全球新冠疫情,新冠疫苗只有證實有效開啟廣泛接種後,全球才有機會解除警報,而台灣想要第一時間取得疫苗,仍要想辦法搶下領頭開發藥廠出貨。昨(1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表示,我方與美國莫德納公司(Moderna)早在8月開始就開始接洽,另外德國BNT疫苗台灣東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長榮女大生命案震驚社會,嫌犯被逮捕也坦承犯行,毫不人道的行為讓人瞠目結舌,無法理解,但罪證確鑿,屬於無期徒刑的重罪,目前已被羈押。群情激憤過後,在加害人受到應有的懲處之後,應該要重視的是「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藍挹丰說,談討原因並非要同情加害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持續26年舉辦跨年演唱會的歌手陳昇,今年要缺席了,他突然在臉書貼文,提及「口腔有腫瘤,已立即做手術處理」,必須取消生涯第27屆跨年演唱會《起風了Breezin'》,消息一出,令歌迷意外。 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06年癌症登記報告,在男性癌症排行榜中,口腔癌、口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近幾年來,國人健康意識抬頭,女性乳房攝影篩檢率提高,促成乳癌晉升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的癌症,也因此提早發現了許多一、二期等早期乳癌患者,不過仍有約1至2成患者依然拖到晚期才確診。定期乳攝可降4成乳癌死亡率 40至45歲民眾僅3成受檢桃園敏盛醫院副院長暨乳房外科江坤俊醫師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