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面對雞的時候,這些部位你一定要慎重!吃錯後果不堪設想!切記切記!

面對雞的時候,這些部位你一定要慎重!吃錯後果不堪設想!切記切記!
雞肉是一種物美價廉的肉類,深受大家喜愛。但是相比于豬、牛、羊的大塊肉,雞肉給人的一個感覺就是“零件”太多了,有時候吃一盤大盤雞就會遇到很糾結的問題——這塊是雞的哪個部位呀,能吃嗎?同時坊間也流傳著各種雞的一些部位不能吃:有說翅尖不能吃,因為雞是在翅尖被打針的,會聚集毒素;有說雞脖子不能吃,因為上面有很多淋巴;也有說雞有一個部位叫做法氏囊,有大量淋巴,不能吃。
  作為中國家庭餐桌上的常見菜,流傳著許多關于吃雞的疑惑,究竟真相如何呢?

  這些說法,到底孰真孰假呢?

  “尖翅”≠“翅尖”

  有一種說法是雞的“翅尖”部位是雞打針的部位,是雞的淋巴所在地,積累了有毒有害物質,不能吃。這種說法混淆了兩個概念。第一,雞的“尖翅”跟“翅尖”是兩個部位。雞的尾骨退化,末尾幾塊尾骨愈合成一塊尾綜骨,該部位的肉質滑嫩,稱為“尖翅”,俗稱雞尖、雞三角、雞屁股等,這和雞的翅膀尖風馬牛不相及。

  第二,雞的皮下注射給藥部位,多選在皮下組織豐富,也就是皮較“鬆”的地方。在翅膀附近注射一般選取翼下而不是翼尖,比如疫苗的皮下刺種。雞身上還有其他種種注射部位,并不是這些部位就都不能吃了,畢竟抗生素是要跟隨循環系統游走全身的,僅僅抓住“注射部位有殘留”這一點是片面的。更何況,許多抗生素還是通過飲水來給的。如果養殖者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操作,抗生素的殘留不會對食用者的健康造成影響。

  而被稱為“尖翅”的雞屁股部位,的確有兩個個應該被摘除的結構:“尾脂腺”和“腔上囊”。這兩個部位也很容易被混淆。

 尾脂腺是雞身上唯一的脂肪性腺體,一共有兩枚,在雞屁股背側呈對稱分布。雞會用喙來啄取尾脂腺分泌的脂肪為自己的羽毛“上油”,以對羽毛起到隔離、保護作用。在禽肉業標準化屠宰中,尾脂腺是要去除的,這是因為它們的存在會對肉的品質產生污染。如果是自己宰殺,由於活雞這一部位直接向外界環境開放,且被雞啄來啄去,容易引發腺體的阻塞或者雞的炎癥等,因此吃的時候還是摘除為好。
面對雞的時候,這些部位你一定要慎重!吃錯後果不堪設想!切記切記!
  而腔上囊位于雞直腸的上部,是體液免疫的中樞淋巴器官。不僅是針對雞,所有動物的大型淋巴器官(如胸腺、脾臟)都不建議食用,因為那里往往包含大量沒有來及分解的病原體及細胞殘骸、代謝廢物等異物。即使高溫烹飪,一些嗜熱菌也可能不會被殺死。
面對雞的時候,這些部位你一定要慎重!吃錯後果不堪設想!切記切記!
由于腔上囊被意大利解剖學家法布里奇烏斯首次發現,故又稱法氏囊。法氏囊炎一直是禽群的高發病,因此獸醫多沿用“法氏囊”這個稱呼,也從側面證明這個部位易發生病變,一旦發生病變,會積累更多病原體和有害物質。

  哺乳動物無法氏囊,但闌尾與其有些相似。隨著雞的生長發育,法氏囊會逐漸萎縮退化,僅留很少殘跡。肉雞由于出欄日期短,多在未及退化時就已經上市了;蛋雞則有較長的時間來等待它消失。對于采用規范化流程[2]屠宰后的肉雞,尾脂腺和腔上囊都是被去除了的,因此不必再加工。

  雞身上其他不能吃的腺體

 

除了雞屁股上的兩個部位之外,另一些腺體也是需要在宰殺時去除的:

  鴨、鵝等水禽在頸胸和腰部位各有一對淋巴結,但雞體內沒有成形的淋巴結,但它有無被膜包覆的淋巴集結體。腸道周圍分布淋巴集結在屠宰加工時一般都已經處理掉;脖子表皮下也有一些明顯的小型淋巴集結。淋巴組織在動物體內遍布,無法全部摘除。這些小型淋巴組織如果沒有發生病變,吃下去倒也不會對健康產生危害。如果喜歡吃雞脖子,又不放心安全,可以自己將脖子上的雞皮剝下再吃。

  甲狀腺、甲狀旁腺這些大型腺體所含的激素較多,對于雞,標準化屠宰時胸腺、甲狀腺、甲狀旁腺會和殘余的氣管一同摘除,自己宰殺雞時可以注意去除。

“雞雜碎”該怎么辦?
面對雞的時候,這些部位你一定要慎重!吃錯後果不堪設想!切記切記!
雞的內臟雖然小,但是也可以成為美味。在這些內臟中,脾臟是外周淋巴器官需要切除;肺臟和氣管易含有致病菌也需要拋棄。當然也沒多少人愿意吃這些東西啦。而中國人所稱的“雞雜”一般包括肝、腎、胗(肌胃)、雞腸等,而有的國家會將雞脖子也算進去,做湯用。

  肝臟具有代謝、解毒等功能,而腎臟擔負排泄有害物質的責任,肌胃則將食物磨碎。這三種內臟與一些有害物的代謝直接相關,有害物質可能會在此殘留;心臟則沒有此類問題。因此,雞肝、雞腎、雞胗、雞腸不應該頻繁大量地食用,不過偶爾食用不必擔心。

  在規范化屠宰中,雞雜一般被另外包裝冷藏,與雞肉分開。也有的工藝會把雞雜清理干凈后包起來,填到雞肚子里,也能有效降低對肉的污染,讓吃雞肉可以更放心。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指出,雞屁股除了含有大量脂肪外,還聚集著無數個淋巴組織,淋巴中暗藏病菌、病毒、致癌物等有害物質,因此不建議食用。雞脖子是腺體集中的部位,最好剝下雞皮,去掉肉眼就能看到的小肉疙瘩后再加工。雞皮中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容易導致肥胖,誘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建議肥胖和“三高”人群把雞皮剝下后,單獨用水慢慢熬,熬成雞油后,在餛飩、湯類中放一點,可起到調味效果。雞肝中膽固醇含量較高,吃時也要適可而止。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醫學家說,70%的健康問題臉上都有體現。想了解身體狀況?看看你的臉就知道! 眼睛告訴你的6個密碼 黑眼圈:一早起來,發現眼睛四周黯沈、眼圈發黑?小心了!這可能是血液中沈積太多廢物的緣故。下眼瞼皮膚比其他部位薄,最容易反映血液顏色。想想最近有沒有感到壓力過大或過度疲勞?支...

閱讀詳情 »

每當眼皮跳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但你知道其實眼皮跳是再提醒你身體出問題了... pic 其實眼皮跳與這些無關哦~不論是左眼跳,還是右眼跳,都是眼睛出現不適,需要多休息呢! 眼皮跳的原因 1.用眼過度當用眼過度,或者身體勞累、精神緊張、壓力過大,身體感覺到...

閱讀詳情 »

據蘋果日報報導,主播陳海茵婚後求子12年,卻不幸流產3次, 婚後第一次懷孕就不慎流產, 2008年再度懷孕,胎兒卻沒有長出心跳, 2013年3度懷孕卻又是子宮外孕, 她當時沮喪地說: 「可能我平常工作壓力大,加上體質關係,我是個性很ㄍㄧㄣ的人,要求完美,有時還會夢到自己播報出錯,或讀稿機出問題。」...

閱讀詳情 »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宿便?檢查糞便會不會黏馬桶就是一個指標。 我常在演講時和大家提到這個問題:「你的大便會黏馬桶嗎?」請想想看,馬桶壁有多光滑?糞便卻能沾黏上而且連沖水都沖不掉,那些廢物在我們腸子裡沾黏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糞便會黏馬桶的人,多半是因為吃了太多高油脂、高蛋白和高精製澱粉的食物。常吃高油脂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