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醫學級的腦殘 減少失智延長壽命 | 健康達人網

預防醫學級的腦殘 減少失智延長壽命 健康達人網

「腦殘」是當今最流行的罵人字眼,不過從醫師的角度來看,的確也有「醫學級腦殘」的現象。醫師表示如果能預防醫學級腦殘發生,不但能夠延長壽命,也能減少失智症發生的機會,讓自己能真正「活躍老化」。

腦殘原因很多種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陳家駒表示,腦長期缺乏保養可能會使得記憶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判斷力失常、經常口誤、情緒管理失靈、行為異常等情況,從醫學觀點看就是一種腦殘。缺乏保養的情況有很多種,常見的如營養、睡眠、休息、運動不足、腦部外傷、中毒及缺乏思考過程。

他表示,腦部外傷與中毒直接損害腦部結構,後者包括病毒入侵與其他生化毒素,在 20 歲前受到傷害還有機會補救,腦神經細胞還有機會重新連接,20 歲後大腦生長完成,腦神經連接固定下來,再發生狀況就不易自我調整。而當用腦過度、腦部休息不足時,腦神經細胞彼此之間用放電進行溝通的方式就會過度,讓神經細胞提早受傷,就會加快其凋亡的速度。特別是對於青少年而言,晚上不睡覺讓腦部缺乏休息時間,對於成長中的腦部影響很大。

還有一種情況也很普遍,就是民眾會自行調配影響中樞神經的藥物,這些藥物包括安眠藥、止痛藥、興奮劑等精神科或神經科用藥。陳家駒表示,他觀察到有六成用藥的民眾有這種現象,原因不外乎是以自己的經驗認為該怎麼服藥最好,但是醫師開藥都是針對每個病人的個別情況精細調配劑量,一般人不應自行決定,有時嚴重的情況會引起身體產生反彈效果,甚至有致命危險。

多思考有助長壽防失智

在腦部保養與活化方面,陳家駒表示,睡眠至少要有六小時,判斷是否有睡夠的指標,就是起床後是否還是覺得累;腦部需要規律性的活動,因此平時作息要正常;食物營養要充足,一些營養補充品如維他命、DHA 及 EPA 魚油、銀杏等也可以考慮。

刺激腦部活動也很重要,平時應該多方學習,增加知識,讓腦部在遇到各種狀況時能夠足以適應環境。但光這樣還不夠,陳家駒說單方面吸收知識,腦部運作的程度還是不夠高,還應該要多主動多思考問題,讓腦部活動起來。目前雖然沒有研究指出明確的因果關係,但統計上來看腦部活動量較高有助減少失智症並可延長壽命。惟一要注意的是,如果發現自己行動與思考都開始變慢,或回到家馬上睡倒,是有用腦過度的可能,該好好休息了。

(圖片來源:© Ariel Skelley/Blend Images/Corbis)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三級警戒管制再延長兩週!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7日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早召開行政院擴大防疫會議,會中由指揮中心報告上週全球與國內疫情發展、國內各項醫療量能,疫苗施打規劃以及由各部會報告各項防疫作業執行狀況。三級警戒管制再延長兩週 至6月28日針對目前疫情仍未穩定,蘇貞昌院長在...

閱讀詳情 »

2021.06.07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6月7日為止,已經有286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旅遊、聚餐等社交活動等都逐步關閉,雖然大家都知道少吃多動是減重的最高原則,但是,飢餓感無疑是最大的阻礙者,不少人開始煩惱起這幾個星期宅在家養出的幸福肥;可以不挨餓,也能越吃越瘦嗎?減重不挨餓 拒絕含糖冷飲為首要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科主任林杏純認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